尘埃落定吗?
八十多岁的严嵩步履蹒跚,往家乡袁州分宜而去。
浮生一场大梦,不过如是。
严嵩离京那日,晏鹤年、晏珣也在人群中,看见徐阶在客气地给严嵩送行,都非常佩服。
徐阶这个人,真的把隐忍玩到极致。
晏珣小声说:“我听闻当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感到危险要躲开,是思危;让人注意不到是思退;蛰伏寻找机会,就叫思变。严嵩的结局,是没有做好三思。”
晏鹤年微笑着摇摇头,凑在晏珣耳边说:“是因为皇帝想换人。”
一个合格的神算,要会洞察人心。
在皇帝眼中,没有好人坏人,没有忠臣奸臣。
皇帝需要你做奸臣时,你大义凛然就是抗旨不遵;
皇帝需要你做忠臣时,你投机取巧就是大逆不道。
忠还是奸,根本由不得臣子。
由始至终,晏鹤年都觉得当大明的官风险太高,只是有个天天喊着“振兴大明”的儿子,不得不上这条船。
皇帝对严嵩还是有一点情义的。
严嵩回乡途中生病,皇帝派人去探病,严嵩感激涕零写了颂词。
这时候,严嵩终于知道在自己倒台事件中,蓝道行干了什么。
他又给皇帝送一封信,揭发蓝道行坑蒙诈骗、欺世盗名……
蓝道行曾经诽谤过陶仲文,本身根本不敬神仙、扶乩基本靠蒙。
皇帝最恨被人欺骗,要将蓝道行投入狱中。
死到临头,蓝道行高呼:“陛下!我已经寻到张三丰真人血经下落,待贫道去为陛下取来!”
“血经?晏鹤年不是说,血经会随朕的好圣孙而出?”皇帝冷冷地问。
裕王嫡长子早夭,次子出生没多久也夭折……皇孙的问题,也成了皇帝的心病。
蓝道行连忙说:“海上仙山渺渺,我这一去一回,大约明年下半年回来,届时圣孙出世!”
“海上有仙山?蓝道士,你是想跑路吧?”皇帝笑了。
蓝道行后背都是汗,勉强镇定:“贫道岂敢欺君?贫道的弟子都留在京城,若我回不来,他们任陛下处置!”
“呵!朕要他们的命何用!”
蓝道行狠心咬牙,死道友不死贫道!
“陛下!是晏鹤年算出圣孙明年下半年出世,血经的方位也是他算出来的!”
皇帝:……
晏鹤年这个祥瑞进翰林院,皇帝在默默关注,知道徐耀文中邪的怪事……
也知道晏家父子出入徐府、严嵩送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