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座师的地位高于蒙师、馆师,甚至业师。
也就是说,晏珣以往所有的老师……
汪氏族学山长李开先、府学教授安如景、院试主考朱衡、乡试主考吴情……
都不如袁炜重要。
原因很简单,通常会试主考官的官最大。
就算会试主考官对某一个进士没什么印象,这个人外放为官,也可能扯老师的虎皮做大旗——
我是某某科进士,内阁某大人是我的老师。
四舍五入,我就是小阁老。
地方上的富商、乡绅不得肃然起敬?
而这一科会试的主考官,是人称“青词宰相”、“大明第一马屁精”的袁炜。
有些自命不凡的新贡士想到自己的座师是这么个人,拜见座师时神色都不自然……
苍天啊!难道我也要入马屁之门?
袁炜……袁大人还不屑收这种弟子入门呢!
事实上,袁大人最看重的是让他见猎心喜的那几位……
晏鹤年、晏珣、王锡爵、徐时行、余有丁……
这些人才能成就他大明第一伯乐之名!
袁炜在礼部衙门见新科贡士。
他年轻的时候是探花郎,此时有了岁数依旧儒雅俊逸,长长的胡须保养得很飘逸。
是个长得好看、才华横溢的马屁精。
“会元是哪一位?”袁炜一本正经地问。
晏鹤年站出来,向主考、副主考行弟子礼。
袁炜一看就高兴……
他自认对皇帝的了解只比严嵩父子差一点点,眼前这个会元,全方面符合皇帝的审美。
这样的人到了殿试,皇帝一看,妥了,这就是状元郎。
他的眼光和皇帝一样,到时候看谁还说他卖弄才学、故意出偏门题目、坑害普通学子。
……呵呵,你自己学识浅薄,怪我出题偏门?
发榜才两天,就有人暗地里传这种话。是谁干的,袁炜也猜得七八分。
但是不要紧,很快就是殿试,就让皇帝亲自帮他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