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还不是拉纤的王老五大嗓门吆喝的?他运气好,白捡了婆娘孩子,还有贵人送的银子……多少?有人说一百,有人说五十……”
码头上闹哄哄,说到王老五的好运,一个个酸得像陈年酸菜坛子。
“大伙儿都去看王老五的新媳妇,不就说起那个官司,然后就知道晏相公父子中举了。”
“哦,要叫晏老爷了!”
纤夫看看曾庆斌,视线落在晏珣身上:“人家说小晏老爷长得跟潘什么玉似的,一定是这一位了,颜之有理啊!”
曾庆斌:……
晏珣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哪里?哪里都俊啊!小举人老爷,你给我做女婿吧!我有七个女儿,你挑一个。”有人打趣。
单身狗晏珣这回真的尴尬了。
只能说扬州城的百姓见惯世面,若一般乡下人家,哪里敢这样打趣举人老爷。
另一边,推行李的板车夫问:“去进贤巷啊?那里出了两位举人老爷,你们认识吗?”
常欢得意地说:“正是我们家。你方才在码头不是见到了?两位晏老爷!”
“真的?”壮汉又问。
“还能有假?”
“乖乖哩个咚!”壮汉喊了一句,推着板车跑出赤兔马的速度,在人群中飞快地穿梭,“解元老爷到码头了!都让让!我赶着去拿喜钱!”
“你往哪里去?右拐右拐!唉,你别撞到人!”常欢着急地喊。
贵重物品由常欢和阿豹背着,两人看着车夫跑成赤兔马的身影,连忙跑步跟上。
这么一顿跑,从码头到家里的时间,硬是缩短了一半。
壮汉边跑边喊:“来了!来了!举人老爷到码头了,快抬轿子去接!”
巷子里的人纷纷出来看热闹,啧啧议论:“他们当初搬过来,就是看我们巷子名字吉利!”
进贤巷,这不是说准了?
晏鹤年和晏珣在码头等了没多久,只见晏小四、小五、小六,带着好些打扮齐整的轿夫,抬着两顶大轿子过来。
“爹坐就行,我走路吧……”晏珣推脱。
“上去吧哥!就这一回!”小四、小五、小六把晏珣塞进轿子,“起轿!放鞭炮!新科举人回家了!
“乡魁牌子举起来!”
晏珣掀开轿帘,大声说:“抬稳一点,别颠轿啊,我刚下船怕头晕。”
轿夫们乐呵呵地说:“老爷坐稳了!大姑娘上花轿,都有这一回。”
举人老爷坐四抬大轿巡街,和新娘子坐花轿,不是一回事吗?
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