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我会劝母亲,让她别再对阿兄提要求的。”
说罢,卫语诗不等顾经年回答,行了一个颇为标准的万福,转身就跑掉了。
“阿兄再会。”
顾经年目光看去,只见她的背影十分端庄淑静。
他却还是想到了很久之前她送他离开小村庄,把行囊塞在他怀里的模样。
两个人影重迭起来,她改变了很多,又似乎没变。
顾经年于是意识到,赵伯衡说的没错,卫语诗确实对他很好……
————————
数日之后,飞车缓缓在雍京降下。
一队兵马护送着卫语诗回到了越国公主府。
如今距离卫俪入宫为后的日子已经愈发近了,卫俪的排场又大了许多,车马盈门,访客络绎不绝。
卫语诗回来时,卫俪正在有要事处置,等了许久,才回到后院见女儿,一见面,脸上便是不甚满意的表情。
“你是成心与我作对不成?往日心心念念着顾经年,真让你嫁他,不上心便罢了,反而逼着菇姑带你回来。”
“女儿不想嫁。”
卫语诗才说话,卫俪已上前,用手托起她的下巴,直视着她的双眼。
好一会儿,卫俪摇了摇头,道:“怎有你这般蠢的丫头,就因不想让他为难,待被旁人争去了,有你哭的时候。”
“母亲既然知道,就别逼迫阿兄了。”
“呵。”
卫俪气得嗤笑了一声,道:“我为的是越国兴复的大业,岂管你的儿女情长?你看看那殷婉晴何等手段。你呢?何时能把心思放在国仇家恨上,而不是只顾着心疼顾经年。”
卫语诗亦觉委屈,当时她不想认母,是卫俪好言好语哄着她回来,如今却是管教愈发严苛。
可这女儿都当了,想反悔也不能,只好把委屈咽下去。
“是,只要母亲不为难阿兄,女儿一定为复国大业尽力。”
卫俪闻言,终于欣慰了些许,拍着女儿的肩,低声叮嘱道:“打起精神来,越国复国的机会就快来了。”
“是。”
……
与此同时,远在居塞城的顾经年并不知道,被他拒绝了联姻的两个女子,将会以何等迅速的速度成长。
顾经年已将雍国之事抛诸脑后,正忙着返回瑞国。
殷婉晴答应他的事已经做到了,雍廷将遣使前往汋京,使团东进时将路过居塞城,而顾经将也跟随使团进入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