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民国大文豪之崛起 > 第155部分(第4页)

第155部分(第4页)

为了坚持真理,永不放弃的东方斗士。

这只是西方媒体的夸张,他们没想到林子轩的战斗力那么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上百篇高质量的反击文章。

这种写作速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是天才型的作家。

好在他们不知道林子轩身后有一个骂战小组,这是中国文化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林子轩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展现了超强的骂战能力,给各国的作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了六月中旬,书展结束,各家出版社要返回中国,骂战小组不得不解散。

林子轩只好暂时停止反击,他准备回国后让万象书局编译所的员工每天都写骂战文章,和欧洲的这些作家继续战斗。

他相信,苏联不会停止对他的攻击,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

但那又怎么样,这对他很有好处,等他回到中国后,就通过骂战来维持自己在世界文坛的知名度,只要骂战不停,西方媒体就不会忘记他。

否则作为一位中国作家,很容易被西方媒体遗忘。

这正是骂出一个未来。

这么说起来,他其实应该感谢苏联的配合,如果没有苏联和高尔基对他的攻击,他的名气不可能如坐火箭般的增长,他不会这么快成为世界知名的作家。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算是毁誉参半,也比默默无闻要好。

所以,他要继续配合苏联,把这场世界级的骂战持续下去。

中国出版社的人员回国了,林子轩没有回去,他要和徐至摩到美国一趟。

不用说,徐至摩到美国是去看望林徽茵,林子轩则是去美国处理书籍出版和电影事务。

他还接到了《时代周刊》的邀请,由于《1984》和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时代周刊》会对他做一次专访,并让他第二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上一次林子轩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是1924年。

三年时间过去,林子轩从中国大文豪成为世界级作家,《时代周刊》不想错过这个瞬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国

徐至摩对林徽茵念念不忘,这根本瞒不过人。

他已经和陆小蔓结婚,林徽茵和梁思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两人似乎没有见面的必要,不过徐至摩还是坚持前往美国。

他似乎较为理智,没有死缠烂打的意思,只是想去见一见林徽茵,就好像是拜访好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信了。

林子轩不想拆穿徐至摩,这么多年过去,他明白徐至摩在感情方面永远成熟不起来。

年轻的时候允许冲动犯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没有青春懵懂的岁月呢,可一旦成家立业,就要负担起责任来。

这就是林子轩的人生观。

六月底,他们来到了纽约,这座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大都市。

八年前,他们在这里读书生活,住在同一间公寓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那时候的徐至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好追求真理,探讨哲学,而林子轩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那一晚,徐至摩追寻哲学家罗素的脚步前往英国求学。

几位在哥伦比亚大学相熟的中国留学生给徐至摩送行,大家在中国城喝了不少白酒,谈论了人生和理想,把徐至摩送上邮轮,然后各自返回住处。

林子轩迷迷糊糊的回到公寓,醉倒在床上。

历史在这里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