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细丝是毛霉菌的菌丝,是它们赋予豆腐新的活力。酸性物质同样可”
米酒:
“蚕茧般的酒曲是酿酒的灵魂,可以把它理解成【接上了菌的种子酸水】”
“那些霉菌就会把糯米中的淀粉变成糖,而酵母菌们负责把糖变成酒精……”
酸菜:
“酸菜散发出令人愉悦的开胃的香味,那是乳酸的味道发酵后,草酸被分解,蛋白质水解后产生了肽和氨基酸,这一切都带来鲜美的风味……”
整集内容都围绕着“发酵”和“微生物”展开,内容是相当硬核。
毛豆腐那浓郁的绒毛让人垂涎欲滴。
米酒的甜香和黄酒的绵长厚重,让人忍不住砸吧砸吧嘴。
酸菜馅儿饺子则勾起无数人的食欲。
画面、文字和美食,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啊啊啊!全都是我爱吃的!毛豆腐YYDS”
“豆腐脑才是YYDS”
“我的天,豆腐还有这么多吃法?长见识了!”
“米酒承载了太多回忆……记得小时候我爷爷每年都要酿米酒和高粱酒。真的好喝。”
“呜呜,看到米酒我就像立刻马上吃醪糟汤圆。”
“我也是!小时候特别迷醪糟那味道。”
“温两碗酒,要一盘茴香豆……”
弹幕里讨论美食本身的大有人在,一群馋虫。
而还有一些弹幕自成一派。
“文科生报道!我是来学文案的。”
“理科生报道!正在研究米酒的酿造过程,有没有学霸解释一下,为什么酒曲能够酿酒?酒曲的化学构成是……里面有哪些微生物?”
“化学方程式写给你了:(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C6H12O6→2CO2+2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
“学霸,求包豆腐的发酵方程式。”
“《舌尖上的生物与化学》”
“生物小课堂开课啦。”
“《化学生物地理人文历史集锦》”
“文科生看文案和地理人文,理科生看生物化学”
“酿酒专业路过……”
“现在美食节目都这么卷了吗?”
“硬核美食啊!”
弹幕已经炸了。
明明是一档美食节目,硬生生被粉丝们说成了生物化学小课堂。
高考命题组正在出生物月考试题,看到这里灵光一闪,立刻就用笔在纸上写出一道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大题来。
果然考试取决于生活。
不知道语文老师、化学老师等等会不会也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