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仅仅只剩下怀念了。
因为近年来并没有十分出色的摇滚乐产出。
在这些话题中,互动程度最高的,要属“绕口令挑战”。
除了《中国话》歌词里出现的绕口令,网友们还把蓝星很多经典的绕口令扒了出来,放到网上,或者自己录制一个绕口令挑战视频。
一时间全民挑战。
火爆到什么程度?
就连明星们都纷纷录制视频挑战蹭热度。
大和的网民们也都纷纷参与进来。
趣味性十足。
其中有一位相声演员录制了一个“一口气绕口令”。
好家伙!
不换气!
一口气足足“绕”了一分三十五秒!
全网疯传。
继相声演员后,央台名嘴们不服气,一个个就像非要争个胜负般,一个找的绕口令比一个难。
然后央视新闻发文:
“国风歌曲《中国话》掀起绕口令文化现象!”
划重点!
文化现象!
这个词足以说明当时绕口令在华夏是何等风行与风靡。
甚至已经成了“检验普通话6不6的唯一标准”。
大和学习汉语的人们,也以会说几段绕口令为荣,经常在朋友面前炫耀,你听我新学的绕口令说得怎么样……
除此之外《生僻字》热度也不低。
发烧友们把字典翻了个遍。
生僻字全都扒出来。
还做了个“生僻字生僻程度分析表”。
当然了这首歌也被很多人改编。
粤语版。
闽南语版。
川话版。
更觉的是,一个网名叫“氢氦锂铍硼”的高中生,改写了“元素周期表版《生僻字》”。
让中学生们大呼。
“终于有救了!”
“哈哈哈,以后可以听歌背元素周期表了。”
“壮哉我华夏高中生!”
有了元素周期表《生僻字》,很快就有人跟风“数学版”、“医学版”、“法外狂徒张三版”!
各种各样的《生僻字》满天飞。
各视频网站、朋友圈、微信群等等都被绕口令和生僻字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