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中文和英文的搭配夹杂,使得这首歌听起来特别,非常特别。
而且歌词写得很刚。
很霸气!
曾经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人,现在也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人。
去国外溜达一圈回来,就以为自己是了不起的海归,高人一等。
说话不加一两个英语单词就好像说不流畅一般。
强烈的指向性歌词瞬间将观众们引爆。
“这不就燃起来了吗?”
“哈哈,我想起我那那表哥,华夏最好的大学读了本科,然后非要出过深造……直接丢下家里的老爸老妈不管了!!至今都没回来过。真特么还不如不读书。”
“属于忘本了这是。”
“哈哈哈!!这次苏爹痛骂!爽!”
“有态度的歌词!”
“不反对出去学些别人的优秀文化!但喝了点洋墨水就开始恶心自己的祖国,这种人应该拖出去挂城门上。”
“在关键时间点推出这首歌,苏爹是想骂醒某些人,惊醒有些人。”
“我苏爹硬气!喜欢!”
“原来骂人都可以这么好听。”
“哈哈哈,花里胡哨。”
“我就喜欢这种花里胡哨,咋地了?”
歌词一改之前苏晨国风歌曲的风格。
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听完后又不由陷入思考和反思。
李宗胜、黄占等人听得都不由微微点头。
黄文山则想起了十年前某个叫梧桐的朋友……那家伙也出去十年了吧,听说混得挺好,蓝星村计划推进,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次成为对手。
他还记得分别时那家伙说过一句话:“走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当时大家都还年轻。
黄文山甚至也动过这种心思,走出去,然后再也不回来了!
好酷啊。
但他终究还是抛不下国内的一切,所以他留了下来。
歌曲在这时也进入了间奏部分。
唢呐吹响。
成为主旋律。
一种浓厚的华夏民族气息扑面而来,与HiHo风形成强烈的对照和反差。
如果说苏晨之前的作品中西元素做到很好的统一。
那这首歌则让人感受到双方文化元素的某种对立和竞争。
二者交错缠绵。
像是在打擂台,争胜负。
“我知道对我们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