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传闻都是真的!楼彧就是东宫第一心腹!”
而太子的储君之位无比稳固,楼彧也就真的位高权重。
太子,郑家是攀附不上的。
即便有郑氏女做姬妾。
楼彧,却是郑家的亲戚,如今楼彧更是亲自前来拜会——
郑鹤年的一颗心,砰砰砰的跳了起来。
“含章此来,不知为了何事?”
楼太夫人仗着是长辈,也就没有太过客套,宾主落座后,她就直奔主题。
楼彧浅浅一笑,在楼太夫人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微微欠身,权做对长辈的尊敬。
待楼太夫人说完,他先是看了眼郑鹤年,然后才缓缓说道:
“圣人欲修著《秦史》。”
前朝的国号就是“秦”。
新朝建立后,为前朝修史,更是常规操作。
修著前朝的史书,对于新朝的文官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盛事。
这不只是关乎自己的仕途、名望,还是能够名留青史的良机。
修撰史书是朝廷的大事。
能够参与其中的人,要么是经史大儒,要么就是朝之重臣。
而郑家兄弟,基本上连打杂的资格都没有。
可,楼彧忽然来郑家,还主动提到了这件事。
郑鹤年确实平庸,可也没有蠢到家。
他的眼睛陡然亮了,原本正襟危坐的身形,也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含、含章,你、你的意思是?”
太过兴奋,郑鹤年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此次修史,圣人命我统筹。”
楼彧笑得温和,说话更是点到为止。
他是本次《秦史》的总主持,谁能参与其中,他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或许主要的编纂,需要圣人、太子任命,但一些打杂、跑腿的差事,楼彧却能决定。
只需他一句话,才能平庸、仕途不顺的郑鹤年,便能加入到此次盛事之中,为自己的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是能够表现好,不敢说一飞冲天,却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怦!怦怦!
楼彧的暗示,不说郑鹤年本人了,就是郑松年、楼太夫人也都听懂了。
母子几人,全都兴奋不已。
他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