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度若不入仕,以他为首的南境世家,将会继续没落,直至沦为寒门。
沈度入仕,虽有些用处,损伤的却是他的名望。
唉,曾经那般恣意洒脱的神仙人物,一朝坠落凡尘,诸多艰难,实在让人唏嘘。
尤其王姮和楼彧,他们都是沈度的弟子。
虽然还不至于“一荣俱荣”,却也会受到些许影响。
除了利益,师徒几年,亦有不浅的情分。
王姮低调、不刻意卖弄,可她的琴棋书画等诸多才艺,都有赖于沈先生的教导。
楼彧更不必说,他能够将温润君子的人设经营得完美无瑕,就是托了沈先生的福。
“回京后,我便去拜会先生。”
楼彧对于沈度的处境自是更为了解。
他透过车窗,望着京城的方向,缓缓说道:“韦灵甫想要成为文官之首,也要看众家族答不答应!”
不说别的,只他楼彧,就不会允许。
即便最近两三年,或许还无法撼动韦灵甫的首相(宰相之首)的地位,但楼彧会一点点的渗透,逐渐进入权力中心,取而代之。
现在不能直接与韦灵甫较量,那就推出几个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人。
沈先生?
不能说他做错了,只能说他有着太多的无奈。
相较于沈度等南境世家子,出身贺楼氏的楼彧,则有着太多的先天优势。
只需稍稍借力,楼彧就能直上云霄。
楼彧的计划里,亦有沈度这一环。
只是不知道,沈度重新面对选择,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王姮理解楼彧,知道他的诸多计划。
甚至于,王姮所要做的事业中,与楼彧的计划,也能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嗯,阿兄,我与你一起!”
“正好,鸿胪寺那边的番邦使者,我也想进行更多的了解。”
王姮点点头,有关沈度的话题,算是告一段落。
她重新把话题扯回到韦家定期举办的清谈雅集上:
“阿兄,你还没告诉我,那封‘请书’你是从何处得来?”
王姮可没忘了自己最大的一个麻烦:渣爹王廪。
她已经传信给京城,公主府上下,应该已经按照她的吩咐行事。
不过,要搞事情,却不能留下痕迹。
若是能够“借刀杀人”,将会更加完美。
王姮真的不想沾染上“弑父”的罪孽。
王姮便想到了那个试图利用王廪陷害自己的人。
害人者,人恒害之。
王姮不算害人,顶多就是“顺水推舟”罢了。
楼彧抬眼,清冷的眸子里,闪烁着些许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