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刺史客气了!”
楼彧浅浅笑着,宛若春风拂面。
他气质温润,仪态优雅,行至崔刺史近前,与他相对而坐。
“齐国公来登州,可是有什么公务?若有需要,还请国公爷不吝开口!”
“些许公务,已经处理妥当!”
楼彧出京,实际上是为了私事。
但,楼彧行事,素来滴水不漏。
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哪怕愤怒、急切,也没有失了理智。
他特意去了东宫,向太子禀明了自己的行踪。
并给自己找了个“差事”——
沂州的船坞,已经归入了东宫。
船坞制造的宝船,在横渡大江的时候,曾经立下了功劳。
随后,王棉组织船队,进行深海航行,还在沿海的“新大陆”发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还有不少玉石、香料等价值不菲的宝物。
太子知道后,便也觉得大海果然广袤,而这天下,也不是只有一个大虞。
他的目光,开始飘向了更为远大的大海。
训练水兵、组织船队,开辟航道,开发崖州等海岛……
太子针对海事,有着一系列的计划。
登州、胶州等沿海诸州府,亦在计划之中。
楼彧前来登州,就是打着兴建新港口、筹建新船坞的旗号。
其实,登州早有布局,只是还没有展开。
楼彧此行,便可进一步的推进。
崔刺史作为地方官,港口、船坞等诸多建设,是绕不开他的。
是以,就算崔刺史不主动上门,楼彧也会去刺史府拜会。
如今崔刺史来了,还开口询问,楼彧便顺势都说了出来。
崔刺史微怔:建港口?建船坞?
这位齐国公匆忙来登州,不是为了琅琊公主吗?
根据崔刺史得到的消息,昨夜齐国公骑快马抵达登州。
刚刚抵达,顾不得休息,就急匆匆去了码头。
在码头,王棉、王姮两位贵女名下的船队,便忙碌起来。
折腾了足足一夜,整个码头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今日清晨,天刚亮,确定了海上的风向、气候等,船队便在吉时出发。
上午,崔刺史又得到消息,又有一队人马抵达登州码头。
紧接着,客栈就传出消息,圣人新封的琅琊公主,就在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