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大勇学完后,韩舟这边计划失败了,那陈大勇投入好几年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怎么办?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留在有电影工业的敌方工作。
也就是,留在好莱坞。
虽然国内去哪儿的人很多,虽然很多人是保留着国籍在那边工作的。
但是,一旦留在那边工作,也就意味着家庭也要建立在那边。
到时候要回归,那就很难了。
就说一个现实的问题,《幻昼》这首纯音乐的创作者,其实就是国人,但是她主页是学习动漫。
并且,在《幻昼》暴火时,她正在攻读硕士。
而这时候,她应该已经入籍米国了。
她读完这个后,还能回国工作吗?
如果要留在米国工作,有机会入籍,不入籍吗?
有钱人可以考虑搞一张绿卡,只住不入籍,但是如果是为了工作的话,签证有多麻烦?
不过幸好,这个问题能困扰的人不多。
到目前为止国内各行各业几乎都已经持平米国水准,甚至行业广度更大。
除了金融等少数领域,很少有人会因为工作的原因留在米国。
但是,电影工业,恰恰就是全华国,最薄弱的工业。
很多时候都说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世界唯一。
但其实,电影工业,它也是工业体系的一部分。
拍脑壳搞电影,和工业化生产,完全就是两码事。
韩舟现在要赌,赌的是几年内自己就可以在国内占据很大的份额,然后腾出手来往外扩。
到时候就需要一大批人才。
而这几年,就要未雨绸缪,不断地送人过去学习,到时候直接就能用。
但陈大勇要赌的话,赌性就太大了。
陈大勇作为市面上的准一流摄影师,随便就能找到工作,在国内的体系下,他的技术也已经是最好的一波了。
毕竟年轻,接触的技术是最新的。
这种情况下,陈大勇压根不用考虑去米国进修,或是工作。
但,如果赌赢了,回来后,那可就是香馍馍了。
如果到时候华国内部真的开始建立电影工业体系,而一个会使用那些特效技术的人,并且本身还是顶级摄影师的,绝对是最值钱的人才。
到时候陈大勇相当导演就能当导演,会有很多人有钱投出来让陈大勇来创作。
不过华国娱乐圈影视行业能不能搞出电影工业体系这一点,陈大勇真不敢赌。
陈大勇要赌的是,韩舟能不能搞出电影工业体系。
韩舟听陈大勇半天没说话,只能说:“大勇,这事情真的要好好考虑,如果想好了就来,如果不愿意的话,说实话拍电视剧找你来,屈才了。”
“我给你找一部电影让你去当摄影师比现阶段来新世界要好。”
陈大勇:“为什么不让小勇去?小勇比我年轻。”
韩舟:“就是他太年轻了,我怕他过去后,会被米国女人拐跑了。”
“你知道的,这小子唯一爱好就是洗脚,我怕他去了好莱坞那种地方,很快就会学会红沙发选角那一套。”
陈大勇:“你不怕我被米国女人拐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