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姑却大度地笑道:“没事,定亲就好,这样也不妨碍咱们家人;否则人家一打听也不大好。俺婆婆给说的呀;真是门好亲事呢。姑娘到咱家来给大业做媳妇;我看着好。”
柳氏先前还觉得不错;听大姑姐这么一通啰嗦之后,却没了兴趣,她淡淡地道:“大姐,只怕没那么好的事儿吧,人家姑娘那么好的人,干嘛到咱家来受苦。”
之前她就问这个事儿,那大姑不正面回答,反而扯姥娘家又扯小姨的,忒没诚意。
秦大姑笑了笑,对张氏道:“娘,我可给大业和秀芹说了门好亲,你可别说我不为娘家着想啊。”
张氏一听也问道:“那到底是什么亲事?秀芹的是什么样的?”
秦大姑得意道:“娘,方才不是说了吗,几百亩良田,家里开着铺子。”
张氏诧异道:“那不是大业的吗?”
秦大姑哈哈笑道:“娘,您可说对了,就是一家呢。”
张氏问道:“是本家的?”
那边三婶听见说给秦业说一房好亲,良田几百亩,还有铺子,一时间嫉妒得很,去找二婶挑拨,说不给秦产备着。回头又听见说给秀芹也说,两人更急了,秀芹是闺女,秀娟可也是呢,这样的好亲,也要给秀娟备着才行。
三婶拉着二婶,二婶不肯凑上前,三婶就自己进来,笑道:“大姐,这么好的人家,可要给我们秀娟也留意着呢。”
秦大姑看了她一眼,“你急什么呢,你家秀娟十三岁都不到吧。”
三婶笑道:“这不是也快了吗,早点留意着人家,等十四五岁就说亲,刚好呢。”
张氏斥责道:“那也还早着呢,别打岔。”
柳氏却有点不甚热情,秦大姑又拉着她道:“大业娘,这门亲事可是求都求不来的。比本家还好呢,就是姐弟俩。弟弟呢,模样比姐姐还好,还读书识字,以后家里的家产可就都是他的,就那么一个独子呢。”
一听这么好的事儿,三婶笑道:“大嫂,你真是命好,有了这么一户亲家,家里立刻就好起来。那闺女的陪嫁肯定不薄呢。”
柳氏却道:“只怕没那么容易呢。大姐,这么好的人家,怎么会都看上我们,还是姐弟俩?”
张氏也狐疑,“别是那个弟弟有问题吧?”
乡下常有这样的事儿,哥哥或者弟弟有毛病,娶媳妇不好娶,就让妹妹或者姐姐给换,而这样的人家一般也是换一家的兄妹或者姐弟,这样如果一方反悔,那就是两对的问题,一个人不同意,亲事就长不了。
秦大姑立刻道:“娘,怎么可能有毛病,你这话可别让我婆婆听见,我婆婆给说的,怎么能有毛病呢,有多少人家抢着说呢,要不是我婆婆,哪里能轮到咱们这种好事?娘,大业娘,你们就答应了吧,我回去就跟俺婆婆说说,让人家派媒人过来。”
柳氏忙道:“大姐和大娘好心,我们都记在心上,就是怎么都得再仔细瞧瞧,可不能有任何差错。”
107大姑败退
秦扬嘻嘻一笑;“看我的。”说着就冲进去;喊道:“大姑,大姑;你这次来有没有给我带好东西啊。”
秦大姑道:“大姑给你们带了只风箱来;让你们做饭方便点;还带了点心;你嬷嬷没给你吃吗?”
秦扬不高兴地嘟嘴道:“怎么大姑一点都不亲我,也不单独给我带点东西。”
秦大姑一愣;没料到这小子竟然这么滑头;还怪挑的;她随口道:“等大姑过年来就给你带好东西啊。”
秦扬喜道:“大姑你不要骗人啊,你给我大姐姐说亲的那个人家;儿子是不是傻子啊?”
秦大姑眼皮一跳,顿时有点挂不住,大人说话都顾忌面子,不会直来直去的,所以就算怀疑也会说那家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不会直接说人家傻子病秧子什么的。这小子竟然直接说出来,让秦大姑一愣,有点下不来台,立刻把脸一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人家聪明着呢,能读书写字的,怎么会是傻子。”
她以为把秦扬呵斥住了,结果秦扬又大声道:“那一定是个病秧子。”
秦大姑气坏了,沉着脸,“大弟,你这教育孩子成问题啊。”
秦大福忙道:“小孩子不懂事,扬扬,别乱说。”他笑着对秦大姑道:“大姐,那你说那人是不是有问题,可不能耽误了闺女。”
秦大姑扯着脖子道:“大弟,你这么说是怀疑大姐?秀芹就不是我的侄女?我能想着害她?”
柳氏看她急了,上前打圆场道:“大姐别气,不过是问问,毕竟这说亲就是要知根知底的才好。成亲之前,把事情都说开了以后也没芥蒂,否则咱们万一有点问题,那就要疙瘩一辈子的事儿。”
秦大姑没好气道:“人家好着呢,不是傻子,也不是病秧子,更不是瘸子,也不是丑八怪,脾气也好。”
秦大福松了口气,笑道:“我就说他大姑肯定想着咱们大业和秀芹呢,这说亲的事儿都不用愁。大姐,咱家没钱出彩礼和嫁妆人家真不嫌弃?那么好的人家,怎么就能看中咱们?”
秦大姑冷笑道:“你以为你们是香饽饽啊,人家凭什么看上你们还不是俺婆婆厉害,人家是看着她那层关系才肯跟咱做亲的。”她又觉得自己语气有些太生硬,遂放柔了语调,道:“人家又想着找个知根知底的,女儿儿子的亲事不用另外找,免得亏待了闺女,再找个不省心的媳妇。要是从一家找,那不是更让人放心。”
秦大福连忙道:“大姐,你别生气,咱们为孩子的心,如果真是□都好的,那我们自然是高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