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古蜀国青铜器 > 第172章 瞿上城大战三(第3页)

第172章 瞿上城大战三(第3页)

接着他们一番交流,丁钰橙知道了剑门关上发生的事,了解到前国王丁坤死了,丁兰国王正随着一位关外之王,沿着龙门山去了瞿上城。

魏晨将军通过斥候得知,营盘山的诸葛泓一的大军杀向了湔江古道。

因此,丁钰橙率领7000战士,迎着金龙道,全速朝瞿上城奔来,并对青海说道:“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但你首先你得跟我走一趟。”

就这样,青海和夏青,就被丁钰橙“要挟”,来到了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不曾想,这场战争如此残酷,而且,白天的战争,对方根本没有使用全力。明天局势不妙,大家性命堪忧。

可不曾想,青海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可动摇了军心,极为影响士气。

丁钰城将青海拉倒一边,怒道:“怎么能做退缩呢?先民常说,老当益壮,宁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才第一天呢?你可知道我们什邡古城的先辈,是如何打赢那些经典的战役的吗?50年前,丁胜国王8000大军击败了芒城李氏家族的2万大军。”

青海知道跟她一时半会说不清,怒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一时的退缩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就是真英雄了?难道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就是懦弱了?”

丁钰橙看到倒在地上的伤员,以及战士们脸上的鲜血,被怼得哑口无言,她“哼”地再也不理他了。

蚕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认为,青海王子的话并没有错。

但是他明白,自己既然来了这里,决不能如此退缩。再说,即便要逃离,伤员太多,速度太慢,最后的结局不言自明。而且,这里百姓手无寸铁,按照昌隆将军的脾性,他一定会展开屠城行动。

总之,他决不能就此离开,他的大业也不可能因为一场失败就停歇。

涂磊说道:“在战场上,昌隆将军就是一位魔鬼,这位将军从来不会给失败者活着的机会。”

气氛变得有点微妙,黑暗之中,大家噤若寒蝉。

蚕丛也说道:“逃,根本不是办法。”尽管他这样说,但是对明天的大战,他同样一筹莫展。

曾凡、姜维、黑臀、谭剑等领主一直跟随在蚕丛周围。

蚕丛看着他们凛然的神色,他知道,野人军团最讲兄弟义气,白天死了那么多兄弟,他们根本不想活着回去。

但是他不想再看到死亡,确切的说,他不想看到对战双方任何一人死亡。这些人,都是未来扭转人类命运的基石。

到底怎样才能以少胜多呢?蚕丛在心里默默地反问着自己。

晚饭过后,他一个人来到了墙垣之上,他看到对方阵营,火光延绵数里,气势恢宏,心里一阵心虚。

晚风习习,他感到一阵寂寞,一阵无力感,他想着,要是巴桑卓玛在这里就好了,她冰雪聪明,一定能给自己想到办法。

寒鸦在墨色苍穹一闪而过,整个大地显得是如此安静,夜鸟的鸣叫声反衬着天地的和谐,要是没有战争该有多好?

蚕丛伫立在危墙之上,陷入了沉思。

他记得很多年前,父亲喜欢在那块大石头上沉思。

原来,沉默与深思,是属于天地间最杰出的人才配拥有的东西。

他父亲有着“飞将军”的称号,这几年来,他听许多前辈说过飞将军当年用兵如神,是一位战术大师,他提出过“不抵其力,而消其势”,“避其锐气,击其堕归”“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等煊赫一时的论断。

可惜又可笑的是,父亲从来没有传授过他行军打仗的本事,他对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事迹也知之甚少,反而是在剑门关上,丁义总指挥官跟他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强调过战争的重要性,然后还跟他讲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是的,只有真正明白战争坏处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好处。

当时,他觉得战争离自己非常遥远,因此他根本理解不了这些话的深刻含义。

白天发生的一切,证明了人类战争的残酷性,比之鬼帝之王的死亡军团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权力与荣誉,因为人们对荣耀与王座的渴望。他们热衷统治一切,但也同时,破坏了这一切。

丁兰等什邡古城的众将士一直在窃窃私语,大概他们在集思广益或者谈论先王的果断与勇气。

青海的“逃离计划”也没有成功实施。

大概所有人觉得,逃离解决不了问题,他们不做懦夫。

青海只对夏青说道:“大部队撤离不现实,咱们两个则完全可以离开。你想想,对方还有2万多人,明天太阳落山之前,这里会沦为一片废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