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连忙用眼神制止了他,工作组抵达前,有关这次调查,是否允许工作组进行拍照。摄像等等,激动的天野逸夫忘记问了,阿桑奇也半个字没提。好像双方都给忘了一样。
贝尔没有看到这方面的限制,下意识的就想拍照记录,可海宁却不敢忘,怕发生纠纷,影响这次的调查工作。
阿桑奇也注意到了海宁的小动作,看了一眼贝尔手中的照相机,却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只是一副不在乎的说道:“如果你们想拍照的话,希望你们快一点儿,捡重要的拍拍也就行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看完核电站,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
海宁愣住了,贝尔也傻了,后面几个原子能机构的主管也傻眼了。
“您允许我们拍照记录?”海宁不确定的再次问道,他还记得那一次去伊朗调查,想要拍照,被士兵直接抢走了照相机,没想到阿桑奇会这么大方,这口吻,好像在说,想拍就快拍,别浪费我时间。
西格尔轻哼一声:“有什么好拍的。”
海宁向贝尔使了个眼色,对方都不介意,自己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跟着阿桑奇走了二十多分钟,一行人才来到反应堆。
面积达数千米的巨大吊顶建筑中,中间下陷,四根巨大的金属臂支撑着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巨大圆球,目之所及,全是金属结构,旁边的墙壁上,到处都是控制面板,电子开关,信号指示灯。
“这就是反应堆了。”阿桑奇一边介绍,一边带着一行人往一边的控制室而去。
贝尔快门按的飞快,而随行的几人,却齐刷刷的陷入了呆滞之中。
这反应堆,貌似有些奇怪啊,没走常规路,似乎不想寻常的反应堆。
一名专家凑到西格尔面前,低声问道:“西格尔,你见过这种反应堆吗,圆形裂变室,跟压水堆有些不像啊,莫非是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西格尔瞪着混浊的褐色眼珠,也有些发呆,若非阿桑奇说这是反应堆,他还真没看出来这就是反应堆。
虽说反应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一切看设计,可你也总不能偏离的太远,搞什么猎奇不是。
“看看再说。”西格尔嘟囔了一句,跟上了阿桑奇,步入了控制室。
控制室也有工作人员,监控着反应堆的实时数据,几十块电子屏幕上,刷着无数的数据,看的人眼花缭乱。
西格尔推了推眼镜,凑上前去,皱着眉头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西格尔惊骇的发现,他竟然只看懂了一半左右的东西,许多控制元件,许多数据式,连他都认不出来。
阿桑奇拍了拍一位工作人员的肩膀,道:“把实时的模拟画面调出来。”
然后转向海宁一行人,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询问,我可以给你们做讲解,不过我想你们自己看也就能……哦,模拟画面调出来了,你们自己看吧,这就是反应堆内部的情况,你们都是行家,一看就明白了。”
最大的电子屏幕上,切出了计算机模拟的反应堆内部情况。
西格尔几人的确一眼看明白了,可看明白之后,却齐刷刷的傻眼了,看着画面中,那火热的一个光球体,心中就一个念头:扯呢吧您。
人造太阳,现阶段世界最高应用的热核技术,核聚变发电!(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了解和习惯
西格尔与另外两个专家对视一眼,心中首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这方面西格尔无疑最有发言权,据他了解,现阶段只有美国才拥有可以投入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技术,就连核电应用大户法国都没拥有。
而几大核武强国也都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研究,希望能够尽快达到核聚变发电的程度,但这技术实在是太难了。
原理很简单,稍微懂点儿物理知识的都明白,可想要具体实现,那简直是难于上天。
为什么吧这种技术称之为人造太阳,除了这种核聚变方式就是微缩版的太阳以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种技术太过困难,简直属于神的奇迹,是神才能拥有的能力。
但横空出世的杨天却拥有了这种技术,而且看样子已经投入了使用之中,如何能不叫人惊讶。
“尊敬的阿桑奇先生,请问你们是如何实现核聚变的可控的?”西格尔镇定下来,原先脸上的倨傲表情立刻收起,恭恭敬敬的问道。
他倒也不是天生性格狂傲,实在是资历太老,不免有些老气横秋,可眼下,亲眼见到这种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技术,什么高傲都被粉碎,有的只有对知识的渴望。
阿桑奇倒是神经大条,完全没有注意到西格尔前后的神情变化,只是撇撇嘴道:“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联邦科学研究院的成果,我只负责核电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的东西我也不懂。”
可一旁的海宁却是大跌眼镜,心道这还是那个骄傲的西格尔吗,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到了西格尔这个年纪,物质什么的已经无法吸引他,只有更高的科技。连他也无法理解的科技,才能让他兴奋,让他疯狂,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