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权利交接的时刻,一切都要谨慎为好。
白瑾瑜来找瑞王谢恩:“母皇,我这后院美男如云,您还是自己留着享用吧。”
瑞王:“你这孩子,真是瞎说”。
“他们都是豪门贵子,武将世家出身,正是母皇帮你笼络武将”。
瑞王又叹了口气:“母皇老了,朝政就交由你处理吧。反正你迟早要继位的”。
白瑾瑜闻言,把话题引到修仙上:“儿臣看着母皇眼角的皱纹,实在是心疼”。
“孩儿一定会找到仙界,让母皇青春永驻”。
为稳定朝局,瑞王决定让白瑾瑜亲自负责李家的案子。
此事关系重大,处理轻了就是朝廷包庇,处理重了搞不好会引起军方动乱。
白瑾瑜也不打算清算武将,加剧皇权和世家的矛盾。
白瑾瑜决定只处罚李瑟一人。
李家现在上下也惶恐不安,毕竟白瑾瑜一向和文官走的近,会不会拿她们开刀。
历代帝皇杀功臣,彼此相互忌惮。
白瑾瑜吩咐麒麟卫情报组,王春等人早渗透进各个世家大臣之中,以摸清李家的底细和动向。
李家势力庞大,在各个军中都有要职。
白瑾瑜亲自审理此案,李瑟的罪行令人发指,有暴力倾向。
白瑾瑜审判李瑟斩立决,公开处决。
白瑾瑜亲自宣读李瑟的十大罪状并监斩的过程中。
十里长街上人山人海,亲自来看杀恶魔的下场。
百姓们纷纷高呼:“摄政王千岁千岁”。
“摄政王为民做主”。
民心所向,从新聚拢。
李家名声尽毁,想要起义反抗,那是不可能的。
失去民心。
李家暗中蓄势,如果白瑾瑜杀了李瑟之后,如果还要连续打压武将,必定会引起反扑。
朝堂之上,瑞王宣布一心修仙,朝政由摄政王白瑾瑜代政。
李家最大的靠山瑞王抽身走了。
白瑾瑜正式主政后,文官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尚书和李勇父子教子无方,要求剥夺她们的爵位,核查她们的贪污罪证。
勇王:“摄政王,李瑟已经被斩首,是臣疏于管教”。
兵部尚书:“摄政王开恩”。
朝堂上,都在等着白瑾瑜的决断。
白瑾瑜坐在高位上:“李爱卿打仗北伐,劳苦功高,并没有时间教导孩子,责任还是在李夫人身上,惯子如杀子,才会教导无法无天”。
“一人做事一人当,李瑟已经受到刑罚,此事到此为止”。
“文官是国家的血液,武将是国家的脊梁,各位爱卿共同努力,才能托举金羽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