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世敦:“只要能回复盐井,银子不是问题。”
中年人:“其实在盐井镇采过卤、熬过盐的人何止段氏三兄弟,人多得很,而且当过领班大匠师的人都还在,我年轻时也熬过几年。”
管世敦一听大喜,连忙问道:
“这位大哥贵姓?”
中年人:“免贵姓赵,字中庭。”
管世敦:“能否引见一下领班大匠师?”
赵中庭:“可以,那就是我爹,容易得很。”
管世敦随赵中庭来到山下一间破旧的农家院。
赵中庭:“爹。有人找你。”
随即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头出来,说道:“难怪鸦雀多早就在叫。真是贵客到了。”
管世敦:“赵大叔,管世敦有礼了。”说完便是一揖。
赵大叔:“这位老板。我并不认识你,有什么事吗?”
赵中庭:“管老板想恢复盐井,四处在找段家兄弟,我说爹还是领班大匠师,他就执意要见你,我就带他来了。”
赵大叔:“恢复盐井?谈何容易,这要好大一笔银子才行。”
管世敦:“银子没得问题,还需要什么?”
赵大叔:“再就是工具、盐场,熬盐的工人。”
管世敦:“工具可买。盐场可盖,工人可请,这都好办。关键是要请您出山帮助我。”
赵大叔:“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出山可以,你出多少工薪?”
管世敦:“赵大叔,你原来是多少工薪?”
赵大叔:“原来老板月薪一两。”
管世敦:“我给一两五,如何?”
赵大叔:“可以,是我搭班子还是你请?”
管世敦:“你是领班大匠师,当然你搭班啰。”
赵大叔:“我还有一些工具。怎么算?”
管世敦:“是好多钱我给好多。”
赵大叔:“痛快。”
管世敦:“痛快才能办成事。”
管世敦从怀中拿出一张二十两的银票递给赵大叔,说道:“赵大叔,这是我请你出山的聘金,请收下。我正月十七再来这里,具体商量恢复盐井的事,行不?”
赵大叔:“行。正月十七见。”
管世敦:“告辞。”
赵大叔:“慢走。”
管世敦策马来到盐井镇,见盐井镇房屋十分破旧。大多不能住人,此镇名盐井。多半是为盐井工人所住,和为这些人供应的小商小贩,在千灶盐烟时节看来是非常繁盛的,他突然产生修复盐井镇的想法,招租小商小贩,让它逐步回复昔日的繁盛。
正月十七,管世敦带着余化龙、木工帮邦主,来到盐井镇附近的赵家村,走到赵大叔家,见门外坝子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