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科技方面的成果,还是有几样东西留下来了的。都江堰算一个,赵州桥算一个。多的暂时就不说了,我也懒得去查。就说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这个,在百度百科里面可以查到。
好笑的是,百度百科居然还列明了赵州桥的原理。现代人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原理?真的知道,为何造不出这么长寿命的桥梁?现代造好就塌的桥染就不用说了,那属于人为,非现代科技之罪。不塌的桥,正常使用的桥,优质的桥,最优的桥,寿命有多长?
答案我都不用说出来,大家都心中有数。差距太悬殊。这么说,同样不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科技比现代科技强。而是为了说明,谁都有长处,谁都有短处,谁都有强过对方之处。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被埋葬了。这两个体系客观全面地讲,谁强谁弱,已经无法比较了。
刘备这边造船的时候有几万士兵出力的,并且几万士兵也是能够出力,出得了力的。因而别看只是半年时间,工程量却是异常巨大的。别的不说,仅就长奇岛上面的森林资源来说,就无法造出第三艘运兵船了。要继续建造的话,就得从别处运送木材过来。
在写到周瑜决定打运兵船的时候,曾经说过运兵船的意义。这里再从成本的角度,说明了损失的惨重。而为运兵船陪葬了五千士兵,反而不算什么重大损失了。
此番出兵,刘军总人数就是五万。五千只占一成,因而不算什么。其实,要说那五千士兵本来也是能够救起不少人的。只因为那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使船只都开走了。风暴过后,那五千士兵就死定了。
……
刘军躲避风暴,是在海上的。他们不像周瑜那样,事先有个礁石群。因而,也还是会受到风暴的影响的。海面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印度洋海啸,就起源于一场局部的地震。而海浪,则把灾害带到了千里之外。同样,海浪也将这一场风暴送到了刘备的船队那儿。通过这事儿,也可以说明,在没有礁石没有岛屿的大海,躲避灾难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刘备军毕竟偏离了风暴的中心地带,没有蒙受重大的损失。不过,在战斗损失的基础上,再来这么一场巨海的损失,刘备军也不得不终止了对青州的军事行动。次日一早,全军返航。
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带传动
第318章 皮带传动
本章标题改为:无力再战(改不了。只好写在这里)
撤走了,周泰这边撤走了。刘备不会追吗?前面说过,超过来救援的二、三、四船队因为超级运兵船的异象而没有追。刘备这边会不会也那样呢?不。并没有。刘备这边,因为距离较远,而受到的震撼较小。再有就是,刘备这边一直在战斗,没空往运兵船那边看。刘备自己就没看。因而,刘备是要追击的。
不过,水面的追击可不比陆地。陆地上,迈开双脚就可以追,水面上你迈开双脚试试?水面上,得将船只理顺了,这一步倒好办;还得确定哪些人上哪些船,这一步就费时间了。这事儿如果放在平时,其实也要不了什么时间的。关键这不是平时,而是战斗之后。经过激烈的战斗,很多人死了。如果按照原来的编制上船,就必然出现一些战船基本满员而另一些战船没几个人的情况。因而需要将士兵们重新分配一下,平均一下。这就需要一些时间。
刘军因为五艘指挥船而分为五支船队,这边没有水军将领,而是三斗代替的。三斗不太会带兵。刘备当然是很会带兵的。不过,刘备非常疲惫。在三国系列的游戏里面,刘备的武力一般都设定为八十左右,而周泰却是九十多。刘备算高级武将,周泰就算王级武将。一名高级武将在刀校手的帮助下力拼王级武将,并且还杀伤了对方,战果当然是辉煌的,不过自身的疲惫也是可想而知的。让刘备来做这些琐事,是不现实的。
还好这边有阎柔。阎柔跟水军较熟,跟陆军不是很熟。总体来说,跟第一船队的士兵不是很熟。不过没有关系,刘备就在旁边的,士兵是会听话的。于是,阎柔先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数,再到船舷边上看了一下剩余战船的数量,心中做了一个除法,就开始直接点人了。先出来几人,到某条船上去。再叫出几人,到相邻的船上去。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士兵的调派。
前面还说过,周瑜的蒙冲航行速度要快于刘备的普通战船。如果双方处于交战之前,那刘军应该是追不上的。但现在是交战之后。田军投入战斗人数的比例远高于刘军,因而田军的疲惫程度也高于刘军。这就为追击提供了可能。
就是指挥船不能追,可惜了。如果有大风,指挥船能够获得足够的动力的话,又何惧对方的斗舰。阎柔刚这么一想,嘿。风就来了。阎柔喜出望外,立即吩咐战船散开列队,准备追击。
但是,就在这时,三斗叫住了阎柔。三斗说,很可能会有一场风暴。阎柔一惊,也细细地观察起来。经过这么长时间,阎柔、刘备等人也能够看出一些。果然,即将有一场风暴。阎柔当即和三斗合计了一下风暴中心有可能经过的路线。然后指挥船队,转了个方向,躲避风暴。追击的事情,就算了。
阎柔还特别派了一艘战船,去通知后面的船队。让他们注意风暴,向着以第一支船相似的方向进行躲避。
……
这是一场中雨。风,肯定是有的。要说多少级,也没有多少级。不过,那只是现代人的说法。对于古代简陋的船只来说,只要是风雨,就都有危险,就都等于风暴。只有周瑜那样的高人,才能够将海面的风雨。区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因为这场中雨,两军很顺利地分开了。战前,弱小的是田军;虽然战斗中刘军的损失更大,但是,战后,弱小的仍然是田军。如果没有这场风雨,田军的后果将是不妙的。
……
盘点此次战损。田军这边,出动蒙冲二十、二十和一十,斗舰十艘。周泰率领的蒙冲,二十艘变成了十八艘,船只损失不大;但士兵去时四百,回来不到两百人了,损失过半。蒋钦率领的船队,二十艘蒙冲变成十二艘,艘只损毁较多。但不仅船上的二百四十人完整无缺地回来了,落水的一百六十人也回来了一百多人;只损失士兵四十多名。后面那十艘蒙冲是跟随斗舰行动的,没有战损。
十艘斗舰,损毁六艘,回来四艘。船只损失是惨重的。但损失的六艘战船上面的一千二百名士兵,回来的,居然有九百多名。只损失了两百来人。这也算是奇迹了。
到了原来的礁石群之后,周瑜仔细清点损失。发现士兵总共死亡五百零六人。剩余士兵两千四百九十四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