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李放就没指望张猛联军能正面攻冀县。
冀县原为凉州州治,城墙高,守具完备,如果守军坚守之心,别说张猛一万多乌合之众,就算翻倍,也无法攻冀县。而一旦拖延日,兵粮等后勤压力势必将联军拖垮。
荀攸当日提了数条计策,让李放根据形势发展,自行选择。李放进入汉阳境内后,尚未与张猛会见,就决定采取明靠联军、暗取冀县之策。
作为备选计策执行的凌充也早早被徐庶派协助李放。
凌充曾与陈到、管亥等随徐庶入长安营救刘协,结果刘协为马超所杀,众又被庞德追杀,死伤少,幸亏张济欲与韩遂马腾争长安,救众。
凌充后被提拔为校尉,协助徐庶负责西方情报事宜。
近三年经营,徐庶、凌充对三辅、凉州的渗透已卓成效。敦煌等河西四郡由于于偏远,工作些粗糙,安定、汉阳等近郡,但豪强,就连官吏也发展了少。
汉阳,扼守河西走廊东端,乃战略,兵家必争之地。
田豫、荀攸自从将目光从河东、河内移至关后,就多次与徐庶探讨拿汉阳、封锁韩遂退路的行性。
如果能把韩遂锁关,只刘备腾手,就一举将其解决。
如果只一路自潼关向西攻击,韩遂逃入羌氐,为患将旷日持久。
以羌氐间的威信,纠合起十余万羌氐,能。
汉阳动手,机非常重。
年冬刘备与袁绍爆发短暂的幽辽之战,后双方局势再次平静,田豫从东线抽调了三支军队西,向韩遂施加压力,迫使其将兵力东调,加韩遂又甘心放弃汉,造成凉州东部郡相对空虚的态势。
也刘备一纸诏书,河西西部郡敢于联合起兵讨伐韩遂的最重原因。
河西联军入汉阳后,攻城略地,高歌猛进,直接打到了冀县。冀县已处于汉阳东部。打冀县,攻破陇关,就右扶风了。
隗修的收缩固然诱敌深入、拉长联军补给线的考虑,最主原因兵力足,得已而为之。
种形势,夺取汉阳的机已经成熟。
因此,便宜行事之权利的李放,断然决定计取冀县。
夺城后能能守住?
李放认为以守住。
刘备北破并州,南取扬州,并吞九州、混一的气势越发明显,凉州的声望极高。
只夺城,利用朝廷名义封官许愿,招徕英雄,怎么能守住。
从三辅进攻汉阳,乃仰攻,本就困难。除非韩遂极短间内决定放弃汉,且冒着关腹地被攻的危险,尽起军,趁着冀县立足未稳之,迅速扑灭,然李放信心会发展得越越壮,使得汉阳成为削平关的重堡垒。
但一切设想的提都夺冀县。
次日,李放摆朝廷使者的仪仗,召见诸郡将领,问以军事方略。
敦煌、酒泉、张掖、金城四郡兵主将都守姻亲或族。
酒泉黄华,二十五六岁,锋芒毕露,慨然:“某等应子诏令,举义兵,讨乱贼,以正诛逆,岂会胜?
冀县虽坚,一凶顽,只等勠力同心,必破城擒贼!”
金城麴济也慷慨陈词,一副忠心为国的气势,观点却截然同:“黄校尉所言极。隗修螳臂当车,必亡矣。
然隗修只贼,贼乃韩遂。其勾连羌氐,侵掠诸郡,金城亦被其害。
若能先破氐寇,后方稳,粮断,又如何克冀县、破扶风?
以某之见,如留少量兵力监视冀县,先率军西破氐寇,然后挟胜之威,再入汉阳,冀县战而矣!”
张掖兵主将张序附议麴济之言,:“麴校尉之言也。烧当羌侵扰武威、张掖二郡,而郡精锐皆集于此,郡内空虚。
若速回兵破贼,郡为贼破,等遭内外夹击,皆死无葬身之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