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府的人被发配边关,出府的当天就上路了。
太师府的牌匾被扔到地上踩的稀巴烂,从此以后,横行数十年的太师府彻底的倒了。
谢一林看着一片狼藉的太师府,心里很平静。
山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谁会想到,曾经那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寒门穷小子,有一天会将本是两不相识的太师府给解决掉?
相信就连蔡太师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自己门人的制约不严,拐卖孩童,以至于引来这抄家的一天。
如果知道的话……
好吧,不会知道了,因为世间本就没有如果的存在。
扳倒太师府,京城一下子平静了好多。
好多人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冒头。
太刺激了。
刺激的人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很多曾经和太师府暗处有来往的人,更是悄悄的送了一些财产去了刑部,说法当然是太师府以前给的,现在是自愿上缴的。
韩理和王雨看着数额有些大,就赶紧请示谢一林。
谢一林想了想就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里,不但是将自愿上缴大臣们给夸奖了一遍,更是盛赞皇上的德行。
奏折刚一呈上,皇上的御批就有了。
上缴的东西自然是全部入国库,在朝堂上皇上将那些大臣们夸奖了一遍。
这下子可了不得了,刑部和户部又忙碌了起来。
因为上缴的人太多了。
有的人甚至还将家里的私产也拿出一部分上缴,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要得到皇上的嘉奖。
别小看只是口头的夸奖,有的人为官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皇上的一个字的夸奖。
散去一部分的银子就能够得到,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事吗?
皇上没有让他们失望,凡是达到五千两以上的,在朝堂上,都会有一次念着名字的赞誉。
当然了,后来就不是皇上亲口说的了,说多了,就不值钱了。
奏折仍然是由谢一林呈上,皇上御批之后,就由太监当朝宣读。
虽然不如皇上亲口说的有力度,可是在金銮殿上宣读的,众大臣也挺开心的。
这样的热度持续了十来天,没有人再继续了。
谢一林新的奏折又呈上了。
这次除了总结了最近收缴的总数字,更是在后面加了一句话,皇上一高兴,又大大的赏赐了谢一林一番。
好话谁都会说,可是谢一林和别人说的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别人夸奖皇上都是特别的婉转的。
谢一林就不,既然是夸奖,自然是要让皇上心情愉悦了。
在奏折的最后这句话就是:“……萤火之光,岂能与浩月争辉?大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人啊!
还是大圣人!
这样的称谓也就是只在太上皇那里听到过,当时还是太子的他就特别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