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怕给你喝多了”李学武撇嘴道:“回见吧啊,哥们!”
他这边往出走,雨水和她对象进院了,应该是来送她回家的。
代向阳还是礼貌地跟李学武打了招呼,只是眼神有些不对头。
尤其是雨水连看都没看李学武就进院去了,他怎么能不怀疑。
回头看了李学武的身影离开,他跟雨水说了一声也没往院里去,就跟垂花门这招呼了大舅哥。
“大哥,这李处长……雨水是不是跟他有什么矛盾啊?”
“嗨,有啥矛盾,都是一个院住着”傻柱这人混是混,其实特敞亮,见着代向阳问了,便说道:“其实也没啥,早晚都知道。”
他叹了一口气,道:“学武以前在分局这边干过,雨水的那个对象就是跟他出差去东北出事的。”
“这事吧,我们也没瞒着你,你可能也都知道”傻柱点点头说道:“当然了,跟学武没关系。”
他解释这个,也是为了把妹子的感情背景说清楚了,不让对方往歪处想,别怀疑李学武啥的。
“别多心,雨水跟学武吧,算是有这么个心结。”
“我理解了”代向阳终于搞清楚了,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会对雨水好的,您放心吧。”
所以在周五上午,由韩殊作为引荐,李学武陪同薛直夫走访调研了京城的几家医护学校。
着重考察了目前医疗高校的毕业生情况,也了解了当前的医疗科学发展情况,为接下来的医疗建设做准备。
走访的几个大学都对红星厂将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医院的计划表示了惊讶和怀疑,不敢相信一个工厂要建设这么大的医院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赚钱呗!
医疗资源的虹吸能力有多高,这里不做解释了,不了解的人去大型医院看看有多少进出的人就懂了。
也别说这个时候的医疗全部免费,医院不赚钱的话,太片面,太刻板印象了,不赚钱医院怎么活。
反而是市场化经济变革的时候,有不少医院出现了问题。
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大了,不讲了,单说红星厂搞的医院。
基本盘是生态工业区内的厂职工和其他住户需要。
厂职工在京就医的基础人数在五万人以上,算上家属又要亏大三倍到五倍,再加上虹吸效应。
李学武要求工程部门把医院做的大大的,哪怕是现在建了要浪费一些资源,也要先搞起来。
等以后人多了,需要了,再建设的时候这土地可就不便宜了。
医院的楼比主办公楼还要高,还要大,还要多。
病人多了,对医生的需要也就多了,没有医学院的支持怎么能行。
所以薛直夫同李学武走访的这几家医学院都有意愿与红星厂展开合作和医疗人员的交流。
主要是想把毕业生以实习的名义分配出去,再跟学校里养着,实在是养不起了。
为啥李学武要在这个时候建议谷维洁广撒网,全国捞大学生。
都知道大学生是个宝,但在这个时期,真干大量招录的真不多。
且这个时候诸多工厂和单位都还忙着大学习呢,谁会关心厂里的未来发展和人员基础结构的调整呢。
韩殊的关系还是很硬的,在座谈会上,李学武也是就生态工业区的概念讲了红星厂医院的情况。
东城区最大、实力最强、综合能力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医疗力量最好……反正不怕花钱。
前面说什么都没用,后面六个字可抵万金,老李的原话。
不仅要在京城建设综合型医院,还要在钢城建设红星第二医院和疗养院。
条件合适的时候,还要兼并几家医学院,打造集团所属的医疗体系。
在现有的规划和计划中,医疗和教育的地位是对等的,这两样与住房构成了红星厂福利待遇体系的支柱。
也就是说,这三样建设好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有所不及,也会远超其他企业。
而这种软实力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支持力度的,招收大学生的时候给对方说明了,三年后包分房,子女从幼儿园到进厂一条龙,企业有自己的也是最好的综合型医院。
你就说,什么样的工程师和大学生招不来,未来越发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