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合资厂对国内,起码在平京绝对是头一遭。
以前五六十年代跟大毛合作引进的工业生产线,绝对不可能有这种现代工业流水线的意识,更谈不上质量高于一切的态度。
大毛的产品就别谈什么精工细作了。
还得是欧美现代工业带来的变化。
三星手机刚开始做的时候,创始人就拿压路机碾压过自家劣质产品。
对外树立形象,对内敲打警示。
算是很有噱头的招儿。
国内改开工业有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海尔冰箱的老总当众砸了几十台不合格冰箱。
从此树立起了这牌子质量挺好的形象。
这家厂还把那大锤给放进了博物馆。
结果后来再怎么宣传,只要到了平京都会被轻描淡写掉:“我记得最早是让卫东砸的锤子吧,那可是砸的汽车,印象太深刻了。”
“改开第一锤也不看看是当着谁锤下去的……”
因为当天晚上砖儿台就播发了这条新闻:“改革创新中的平汽人向质量砸下了这重重的一锤……”
虽然没给让卫东来个面部特写,但在场的大佬实在是太多了。
亲眼见证那个所有人都尴尬得脚趾头抠地的瞬间,副总站出来按照外方总经理的“安排”砸掉了那扇门。
现场工人不多,但也不至于去打中方副总,而且还是昨天那么慷慨激昂的让总。
总之只有让卫东来做这事儿恰到好处。
全国人民顺着新闻对这第一家合资车企的印象也从此建立起来,质量出了错自己都要砸掉的车企,那是真牛逼!
可现场各位,除了觉得这是让卫东和美方总经理合演的戏码,就是确认让卫东真懂这套质量管理的把戏。
毕竟让卫东砸得当当响的时候,还有位女翻译在解释。
如果秦羽烨是普通港妹,估计都不会这么理解产线的质量原则。
偏偏她就是服装厂企业主,还是深谙品牌运营的家族传承,真出了产品质量问题,那也是毫不犹豫的都会绞碎了销毁重做。
当时就在副统领这边几人间用双语轻声解释得很清楚。
和让卫东完美的做到了珠联璧合。
把个质量突发事故,表现得好像是故意演出来体现质检标准的展示。
完美救场。
所以等到副统领开始转场国事交流时,让卫东必然留下来。
面对一堆迅速聚集过来的金融经济部门,全面科普讲解电脑对资金管理的这套程序原理。
看似简单替代企业内部饭菜票、洗澡票的这套程序,其实就是个类似银行系统、社保系统的雏形。
恰恰身处税务大院的老保安还知道个外人很难知晓的细节。
哪怕有了网络,税务系统跟银行等重要部门,每年都有非常大的硬盘快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