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院校都有人,毕业入职的、兼职的、在校的各种类别。
昨天晚上还在西餐厅开洋荤,今天就能上阵,那还不拉帮结伙、组团成队的来抢着报到。
因为知道老大肯定会论功行赏。
就像伍曦之前说过的那句,对想当将军的人来说,和平年代才是最郁闷的。
不管什么专业,只有出了这等“战役”机会,才有表现展示自己的空间。
哪怕土木工程不可能直接上阵修楼砌墙,也能立刻张罗联系平京的建筑公司,找自己的师兄师姐在相关单位的联络。
至于电子专业类听见有用得上他们,立刻提着电烙铁之类的来扎堆。
伍曦不吭声了,因为明显听到各种上科技的细节。
是他从没想到的思路,更惊讶让卫东仿佛又打开了科技树?
悄悄在边上拍照,晚上也没走。
因为连夜已经有四百多人抵达忙碌。
从卫生巾厂到汽车厂都有不少身影在出没。
土木工程的跟着基建官兵忙了大半宿,把各种现场测绘、施工细节敲定。
所有跟电子专业相关的旁观老大和几位研究所的大神开会做方案,把其他专业羡慕得不行。
围观看热闹都恨不得参与进去。
天一亮立刻有人开了让卫东的切诺基、配给这边的212、面包车把人手带出去,采购配件跑材料。
让卫东只在凌晨眯会儿,又开始精神抖擞的接待接踵而至施工方。
陪老耿迅速敲定两家建筑公司,先开始拉队伍砌砖墙,算是测试了解对方的含金量,对面的商住楼施工也开始展开地质勘察,工地围栏。
到中午已经开始有施工队伍哗啦啦的拉砖拉泥沙设备过来动手。
基建官兵娴熟的担当起各部分项目经理。
到晚上已经是挑灯夜战的局面。
好多大学生撸起袖子都跟着基建兵一起上阵和泥沙砌砖。
平汽共有一万二千人,跟其中四千名合资厂员工一起目瞪口呆的看这条分界线明确的出现在厂区。
有人开始哭闹了,这是要分家要搞演变要走资。
肯定也有人到处打电话告状。
但更多是默默看着,似乎在积蓄力量。
老程这边开始带着西山厂的骨干、厂领导接触合资厂的所有劳资数据。
包含外籍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在内,四千二百三十多人,全部记录在册。
施工到第二天,出乎伍曦和所有人的意料,这分划汽车总厂内部的围墙居然留下个几米宽的缺口,跟另一边扒开的大门一起,开始做漂亮的门脸造型。
除了大门造型,其他部分飞速展开墙面粉刷,清理厂区。
同时搭建出个工棚模式的“餐厅”。
这下连外国人都开始围观。
因为这些搭建“工人”里,居然有人用熟练的英语给他们介绍这是在干嘛。
大学生们可喜欢找人聊英语了,尤其北方学生绝对不让话掉地上:“还行吧,这可是高科技食堂,先搭个样子逐渐完善……”
两边厂区的工人更沉默了。
据说本来有人串联要把墙推倒,绝不允许在平京汽车厂内部这样彻底分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