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研发人员等等所有知道让卫东是老板的自家人,是骄傲和惊喜,这么好的电视,也是我们家老板做的?
太骄傲,太牛逼了,恨不得回头都到处吹嘘。
然后整个美食街大厅,就是回荡着经久不息的掌声伴随这歌声到结束。
哪怕绝大多数人都没看见那起头的出品人名,还以为是献给这电视剧或者这首歌。
也只有少数还盯着电视屏幕上那些字幕的人,才会清晰的注意到:
片尾曲《如愿》
作词:人民
作曲:人民
董雪晴当时亲耳听见让卫东哼唱给金卓群记录。
有些词句拿不的确,金卓群才自己补充完整,文工团出身的他具备抓谱识曲能力。
然后问让卫东这词曲来处,不知道就干脆挂让卫东的名儿?
让卫东要是那会儿想起自己的出品人名字会挂在第一位,都肯定要求下了。
还敢抢这种名头,这特么怕是要折寿横死吧。
连忙摆手:“人民,就标注成人民,先烈们也是人民,这是他们的愿望,更是所有人民共同创造的愿景。”
于是就成了这样。
但也就是对外公开展示是这样,金卓群在砖儿台、那些乐团做这首片尾曲的时候,已经解释过这是让卫东拿出来的词曲。
这点他还是不敢隐瞒。
其中既有让卫东本就不是他可以得罪夺功的身份地位,估计也有这时候这类歌曲实际上蕴含专业风险的投机心理。
他是文工团出身,当然明白这种曲风专业分类,根本不属于现在的官方风格。
内容再好,也有人会抨击这是资产阶级唱法,是腐朽产物,是对外国音乐的拙劣模仿,要警惕这种精神污染。
就这两年的事。
所以他都实际上拍了电视剧,也知道让卫东不屑跟他争这点好处。
就索性说歌是让卫东的,既分担了风险,最后好处还不都是他的。
结果呢?
如果说电视剧是推起了惊涛骇浪的情绪,片尾曲就是抚慰所有人心灵的碾磨剂。
把所有电视剧里的毛刺儿都抹平了。
只剩下醇厚深沉的感情。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关键点,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歌,哪个更容易传播?
就当晚,不知道多少铁骨铮铮的人物,可能看着电视剧都没动容,最后的歌曲却瞬间落泪。
好多电话直接打到砖儿台,要录像带,要后面还有多少集的电视剧谁谁谁要看。
这边好不容易抵挡住,还是不能随便提前传播,或者哄外行这还没到我们这里呢,把电视剧制作中心推出去当挡箭牌。
那就退而求其次,录音磁带总能给吧,马上派人过来拿!
这歌还不爆?
金卓群最终汲取到的收获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