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先生,是太上皇他老人家。”
“咳咳咳”
正在喝茶的王栋手一抖,呛的一直咳嗽。
“太,太上皇?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罗通点了点头。
“太上皇身体健康。”
王栋似乎是想到了曾经的一些往事,眼神都变得有些追忆。
“当年一别,似有十几年未见了,那时候的太上皇还是唐国公。老了,真的老了,伯庸,你可有师承?”
罗通点了点头。
“小子拜在了卫国公门下。”
“卫国公?李靖?你拜入了兵家?”
罗通不明白为什么拜入李靖门下就是拜入兵家,难不成自已师傅就是兵家传人?
“你不知道?”
王栋见罗通的样子就知道,罗通似乎并不知道这些东西。
“请王老告知。”
王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来了实情。
“你已经入了兵家,早晚也会知道这些。老夫就多一多嘴。”
“你可知诸子百家?”
罗通点头。
“自然知晓,诸子百家,儒墨法道,工农名商,鬼谷,小说,等等,于春秋时期盛行。”
王栋点了点头,很是满意。
“没错,这些诸子百家传承千年之久,其中除了小说家,名家等小学说销声匿迹外,其余的诸子百家一直活跃在朝堂或民间。”
“儒家你了解由孔家执掌,兵家目前就是你师傅执掌,墨家的的巨子听说也是个年轻人。道家的掌门也在朝堂,法家在朝堂也有人,但是却不知道是谁执掌。”
听着这些,罗通对于整个大唐更加的好奇了,这里不仅有江湖,有朝堂,居然还有如此多神秘的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思想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儒家自董仲舒后就一直为帝王所尊,比其他的百家学说要略微高了一点。”
罗通也听过这些,董仲舒独尊儒术,导致了其他学说没落,在历史上也是很大的事情,这也导致了儒家影响了华夏历史几千年。
“我听说过皇家书院,听闻是你设计的,而且建立起来后也是本着诸子百家融合一起的目的。是也不是?”
“王老明鉴”
王栋摇了摇头。
“你来请我做副院长,可曾想过其他诸子百家?你既然想要融合诸子百家,就不能以儒家为首,毕竟诸子百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