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几个人窃窃私语。
毕竟赵姓可是国姓,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想来眼前这位少年不会是寻常人家,几人的态度更是谦卑了起来。
倒是那位梁有才,态度依旧,和刘轩很是随意地聊着天。
刘轩也把自己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析津府原本是辽属,现在对于你们会试有什么影响吗?”
一说到这个问题,梁有才更加滔滔不绝。
“那真是要感谢官家,以前咱们在辽地,若是没有举荐,根本有办法参加乡试,要不是凭借一股信念,许多人都已经不再碰书。现在辽地回归,我等才有机会继续求学,以致为官。”
“是啊,之前要不是有些关系,我都不想念书了。”
众人纷纷附和道。
可见当初在辽国的统治下,一般人想要求学,为官,可谓是难上加难。
“想来此次官家也是考虑到北方学子,才会将会试提前。”
梁有才身边的另一名举人感叹道。
“不。”
结果被梁有才给否定了。
刘轩心中一惊,随即饶有兴趣地看向梁有才。
“梁兄可有高见?”
梁有才咬了一口肉干,继续说道:“高见不敢当,但是官家此举,绝对不是为了北方学子。辽国时,也会举办科举,但是大多都是官宦人家,或是亲戚朋友,虽然官家胸怀大意,仁慈大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刚刚结束战争没多久,绝技不会让辽国遗民有可趁之机,一旦被混入细作,也是不好受。”
这一看法,刘轩倒是认同,若是有复辟之心的人,或是想要复仇的人,真的混入到大宋的官场,对于大宋百姓而言,对于赵祯而言,决计不会是好事。
毕竟原先能够求学之人,或多或少和先辽官场有关系。
保不齐就有人会混入其中。
“这也是乡试时,为什么咱们的户籍资料,家庭人员构成被调查的原因。”
“有道理。”
“不愧是解元。”
看着梁有才脸上那自信的模样,刘轩顿时对这梁有才更加有兴趣了。
是个人才。
刘轩立马升起了考校之心。
“有道理,那梁兄以为,是何缘故?”
梁有才嘴角上扬,十分自信地回答了四个字。
“弃旧迎新!”
刘轩忍不住点头。
好一个弃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