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时,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众人意犹未尽的走出教室,字里行间还在讨论着关于课堂上的内容,“大唐”“李白”等几个关键的字眼,是频率出现最高的。
大唐的繁华昌盛让人流连忘返,以及那“谪仙人”之称的李白,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只可惜过眼云烟,终将会慢慢消散,留下了无尽的历史还有神秘,让后人评说猜想。
大唐盛世和李白相辅相成,才有了流传历史的诸多故事。
正当范铭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齐学清将人给拦了下来,“范教授,我很喜欢你刚才讲述的那堂课,对于你最后所说的古诗很有兴趣。”
齐学清的历史迷雾系列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一大堆网友在评论区下面催更。
然而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毕竟这样科普性质的专栏并不好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钻研查证还有找资料。
齐学清先前一直没有头绪,大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如同黄河奔涌不息,想要找到和历史迷雾相关的,无疑是大浪淘沙极其困难。
前面做的那几期内容,都是他阴差阳错下接触的,可如今上了这堂课之后,他已经有了目标和想法,下一期的主体已经想好,就是《夜宿山寺》这首古诗!
这倒是和《刻舟求剑》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听到齐学清这番话,范铭也颇感兴趣,“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相比历史上所记载,李白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是我曾经去过江心寺那里,还远远达不到李白诗里行间所描绘的那种霸气。”
范铭深深看了齐学清一眼,听明白了他的话外之音,“所以你觉得李白诗中描述的地方另有想法?”
虽然李白想象力丰富,但是他关于景物描写的诗句,在现实当中都有对标之物。
譬如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还有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黄山等等。
就算是凭空想象的话,也是基于某处风景之上,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的那种。
而且诗中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李白应当是曾经见过类似的场景,所以才会有感而发,否则的话不会有这些感悟至深的句子。
只是具体是哪个地方的场景,是否李白在流放途中所见所闻,又或者是其他,这点的话就不得而知了。
听完齐学清的想法后,范铭颇具赞赏的点了点头。
“看来你对历史也颇有研究啊,你我的观点差不多,但是关于野史的记载,也非常模糊,留下的资料很少,若是你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存我号码,后续我们还可以再详谈。”
齐学清大喜不已,“谢谢范老师。”
范铭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在意,“学校有你这样勤学好问的学生我很高兴。”
随着两人聊天,教室里面的人走的差不多了,空旷的教室里面除了齐学清和范铭之外,只剩下一个胡小草还在坐在位置上,双眼微微闭起,似乎是回味无穷的样子。
范铭也注意到了她的存在,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小姑娘还挺有趣的。”
齐学清连忙说道:“她可是专程过来听范老师的课。”
范铭有些惊讶,原本以为胡小草是在等人,又或者其他事情所以没有离开,不曾想竟然专程过来听他的课,他的目光变得慈祥和蔼起来。
他上前一步道:“小朋友,已经下课了哦。”
胡小草惊醒,缓缓睁开眼睛,恍若琉璃般剔透的眼眸让范铭心神有些恍惚,总感觉眼前的女孩有种特别的气质。
出尘且又孤傲,不似人间。
胡小草眨了眨眼,从刚才的玄妙感觉中醒来。
感受着体内紫气的变化,她不知道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提升。
只是没有想到,一次听课而已,竟然感受到了似乎与山神有关的事情。
胡小草虽然年纪不大,但心智很成熟,脸上不漏声色,反而问道,“老师你下次公开课是什么时候?”
听到这话,范铭不由得有些好奇之心,“这堂课的内容你能够听懂多少?”
胡小草谦虚道:“能够听懂大半吧。”
实际上她全部都能够听懂,只是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即便如此,这样的程度也非常厉害。
齐学清忍不住暗自咂舌,佩服胡小草的聪慧,换做是他这个年纪,别说听懂一半,就跟听天说似的,完全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