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任命新大将军和让各衙门全国动员征召士卒的王令发下去后,韩王坐在王座上,看向了桌案上的两道奏报,心里的愤怒愈发高涨。
一道是边关奏报;一道是齐国正式出兵赵国的情报。
他怎么会不知道反贼势大是秦国人在搞事?
可问题是,形势比人强啊!
秦国摆明了要插手这件事,而且全都是在“规则”范围之内。
他是可以掀桌子,直接下令让秦国商队不准进入南阳郡,甚至封锁国境,以绝对的力量按死那帮反贼。
但秦军两支野战军昨日已经进入三川郡,说是要搞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不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去三川郡这种人口密集区域?还是靠近我韩国边境的地方?
不是,你要威胁我也能不能稍微找点合理的理由?
别把我当傻子看啊!
这样很不尊重人诶!
一边是秦国商队在规则范围内支持反贼,一边是秦军大张旗鼓的威胁。
韩王知道这很屈辱,可他没办法啊……
而且这个时间点,齐、赵、燕三国即将兵戎相见,楚国已经被秦国打断了脊梁,就一个魏国在那暂时没什么事。
韩国就算想求援,哪怕只是让别人说说话都找不到人了。
魏国不会帮的,不然秦军再调一个野战军到魏国边境搞军事演习,韩王不用想都知道魏国只会瑟瑟发抖。
“秦国欺人太甚!”韩王愤怒大骂。
可骂完了,他也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给秦国驻韩国使者因秦国商队再次被攻击的公文、回以“寡人正全力剿灭反贼”的回复,然后准备从各处调兵。
又是一场动员全国的战争,却没想到是内战……
一瞬间,韩王感觉自己很失败。
普天之下,可有在外国大军压境时却还执意内战的统治者吗?
“寡人这不是懦弱,这是为了强大韩国!”
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秦国势大,要暂时避免与其开战,寡人这是为了韩国的和平!”
……
“这种思想,在后世有一个名称,叫绥靖政策。”
一边,李缘对韩王的自我安慰极其不屑:“然而历史结果告诉我,不管任何时期,绥靖政策不过是软弱的借口,这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败和耻辱。”
一如宋朝,一如二战时期山姆和搅屎棍对小胡子。
讲的好听点叫绥靖政策,讲得不好听点,就是退让换取和平。
嬴政看了他一眼:“难道没有暂时屈服最后成功报仇的例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有,但那些和绥靖有本质区别。”
李缘说:“他们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敢于身死成仁的勇气,只有先有了这个,你再为了大局而退让,那才叫蛰伏。”
汉朝初期,对匈奴报以和亲政策,讲究以和平换取发育时间。
但人家也不是一昧的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