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崇祯七年进士登科录 > 第461部分(第3页)

第461部分(第3页)

而后几日,整个察哈尔部都紧张的忙碌了起来。察哈尔部但凡有资格随同刘若宰等人进京的贵人们,都是在紧张的准备着。

为了能够跟随刘若宰等人以及几位太后一起进京,察哈尔部的这些贵人可说是争破了头。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现在谁能跟着一起去,就代表着以后就会成为全新的察哈尔部的真正掌权者,继续做他的贵人。而如果不能跟着去,则说明在明国的大人们面前,或是在察哈尔部的几位太后面前,便不再得看重了,以后的地位说不得就会下降。

能跟着去一趟京城,面见明朝的皇帝陛下,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同。而且哪怕就算刨除这些原因,能够去大名的花花江山转一圈儿,他们也是极为欢喜期待的。

最后定下来有资格一同前去的察哈尔部贵人,竟然多达八十余人,再加上他们的随从下人,这个队伍可能要庞大到千余人之多。这个数字,令刘若宰等一干人都是瞠目结舌。但哪怕是刘若宰。也不好随便让谁不去。那样的话可就把人给得罪死了,说不得到时候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董策确实没怎么管这事儿,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接受苏泰太后给他的那一份儿大好处上。

乌梁素海,在大草滩的西北方向,距离汗帐大约三十余里。乌梁素海的范围,东西长约八十里,南北宽约五十里,从乌梁素海的边缘再往西北走上二三十里,便是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了。

因此,说乌梁素海乃是大草滩的西北屏障,并不为过。

乌梁素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区域,是苏泰太后属下部族的牧区。

在蒙古语中,乌梁素海是杨树之海的意思,顾名思义,这片地区里头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杨树。

这里本来叫什么,并不可考,但是自从察哈尔部迁居到大草滩之后,这里就叫乌梁素海了。

这一日,刚不过辰正时分,也就是后世的早上八点,董策便是来到了这里。天还没亮他就带着手下启程了,向这里赶来。

今日,是他和苏泰太后越好的时间。

接收那一份大好处的时间。

至少,对于董策来说,杨树多,是他对乌梁素海的第一印象。这里也是大片大片的草原,不过和汗帐左近一望都是草原,小树都瞧不见几颗不一样。进了乌梁素海这片区域之后,地面上小丘便多了起来,都不高,撑死也就是三五十米,但数量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的。而这片片小丘之上,几乎都长满了杨树,桦树,柏树等等……其中最多的还是,杨氏。

杨树极多,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绿色的杨树林一望无际,绵延到视线的尽头,一阵风来,则树涛汹涌,如波浪起伏,真的如大海一般,难怪此处得名乌梁素海。

在董策看来,这里比汗帐那边儿地界儿更好。

草原不小,牧草也算得上是肥美,能够养活不少的牛羊马匹。而那大片大片的树林中,也有着不少小兽可以捕捉。靠近山林,可以依着山丘建造房屋,部落可以在那里扎下来。有着这无边无际的树林,盖房子的木头自然就不用愁了。这里可是西北边塞,此时又是小冰河时期,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住在木头建成的坚固房子里,烤着火,已经算是很舒服的日子了。而汗帐那边,想要砍木头都很难,根本寻不到几株树木。

而这里也更易于防守和用兵,欺负的小丘使得这里的地势变得负责,大规模的军队很难铺开。而且如果敌人势大,防守者还可以利用熟悉此地地形的又是藏身于着密林之中,不与敌人正面交战,只是消耗他们的力量。

有着这许多好处,但却不知为何汗帐选择落在了现在那个地方,想来是因为乌梁素海离着戈壁滩太近了些。

苏泰太后昨日就离开汗帐那边了,让董策今日过来,说是要准备一下。

董策的行踪,自然瞒不过刘若宰,只不过他此时对董策,已经是颇为宽厚甚至可说是纵容了。董策要做什么,他心知肚明,不过却是选择默认了。

第886章 九零四 震撼

反正察哈尔部和大明以后就是一家人,察哈尔部有些人愿意加入董策的麾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人家可是自己努力换来的,不是********来的。

这些人落到董策手里,增强董策的实力,刘若宰乐见其成。因为在他看来,大明朝这些武将中,论练兵,比董策更好的只怕还没几个。这些人在董策手中,才能最大的发挥作用,战斗力被发挥的最好。这倒不是说董策才能就多么高绝,他用的那套练兵的法子其实别人也不是不动,毕竟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直接在大埠的书坊里就能买到。只是董策严格的执行条件,给士卒们优厚的待遇丰富的营养和严酷的训练,以及精良的装备。夜以继日的苦练,终于能做到令行禁止,一声令下,悍不畏死,奋勇而战。

在明朝末年,一支军队如果能做到令行禁止,那就算得上是良军了。而如果同时还装备精良,悍不畏死,那就是绝对的强军。只要是这支军队的指挥者有着中上之姿,那这支军队不说所向无敌,至少也会罕逢敌手。

当然,人数不能太少了。

你若是三五百人碰上建奴的几千马甲,几百巴牙喇兵,那么便是再精悍也没什么用。

对于董策这方面的能力,刘若宰是完全认同的。

而且,他还有着更深的谋划。当初在给朝廷上疏请求招降察哈尔部的时候,就已经写到了,要招募察哈尔部精锐入大明军中,增强大明军中的骑兵力量。这个事儿,朝廷还没明确回复,他大致也猜得到朝廷和皇帝的想法:大概是因为觉得无法掌握这些察哈尔部军兵,生怕他们进了军中之后出什么乱子,便把这事儿给搁置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