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崇祯七年进士登科录 > 第439部分(第3页)

第439部分(第3页)

在**裸的鲜血的威胁下,这些白莲教徒终于开始冲了。

而就在此时,蓑衣渡以东三里之外的土道上,一行三人正自急匆匆的向东赶路。三人两男一女,两个男的一个岁数大些,正是黄季,另外两人,则是董策的哥哥董旭和嫂子钱氏。

三人急匆匆的向前走,黄季还时不时的回头张望一眼。

“季叔,这是咋了,怎么这么着急的拉着俺们跑啊?”

董旭气喘吁吁的问道。

今日他跟自家婆娘正自在店里,忽然黄季闯了进来,让他们立刻收拾细软跟着他走。董旭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就有些不情愿,但钱氏却是个精明的,知道黄季现在在董策那边是得重用的,已经不是一般人了,听他的肯定没事儿、

是以两人极快的收拾了最值钱的金银细软,带不走的那些直接扔到院子的枯井里,而后跟着黄季出了蓑衣渡。

照顾自家哥哥和嫂子,先把他们从蓑衣渡带出去,这也是董策早在走之前和黄季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吩咐过的。因为蓑衣渡即将发生一场莫大的风波,董策要先把他们从中给摘出去。

其实就算他不说,黄季也会照顾他们的。

他是瞧着董策兄弟长大的,对董策固然感情很深,但其实对董旭也是颇为的疼爱。后来虽然生了一些嫌隙隔阂,但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死。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把董旭和钱氏从蓑衣渡中带了出来。

“白莲教都来了,再不拉着你们跑?等死不成?”黄季冷哼道。听到白莲教三个字,董旭打了个哆嗦,却硬撑道:“白莲教也未必一定能把蓑衣渡给打下来啊!”黄季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面容诡谲道:“放心吧,蓑衣渡一定会被打下来的。”

【:】

!^!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73章 八三二 大事件的开端

第673章八三二大事件的开端

“啊?什么?“

董旭没有留意到黄季脸上露出的那一抹诡谲神色,依旧自顾自的说道:“您咋知道白莲教一定能把蓑衣渡给打下来?据我所知,这段时间,苏家和其他大户可是花了不少银钱招募庄丁,还很是买了一些武器,听说还从军中请了两个有大本事的人来当教官。蓑衣渡的围墙也整修了,外头的壕沟也重新挖宽挖深了,这跟几个月之前可不一样了。我觉得白莲教可没那么容易能打下来。”

钱氏却是个精乖的,她见黄季脸上稍稍露出一丝不悦,便知道自家丈夫又说错话了,赶紧拉了拉董旭的衣袖,低声道:“瞎说什么?不知道就闭嘴!咱们季叔当了这么多年的军,他能不如你懂?听季叔说的准没错儿。”

董旭脸上露出一抹尴尬之色,闭嘴不再说话了。

黄季淡淡笑了笑,心中暗道,这钱氏确实是个有心眼儿的。

就此沉寂下来,谁也没有再说话,三人只是急匆匆的向东赶路。又往前走了一里多地,路边出现了一片略有些起伏的小土丘,大约只有一两丈高,约莫绵延有半里多地,这规模连丘陵都算不上。

土丘上本来是长了一片林子,但此时,那些树木的外皮都被剥光了,只留下一片白花花的树干,瞧着犹如死人的骨头一般,让人心里有点儿不舒坦。树皮都被剥光了,树上的叶子自然不可能还留存着,这些树皮和树叶,都是被曾经路过此地的流民们给吃光的。这年头,没有粮食吃,能吃到树皮树叶,已经算是很幸运,总比那些吃观音土活活把自己吃死的人要走运的多。

黄季带着董旭和钱氏两人,往那片土丘走去,从前面那片林子中绕过去之后,看清楚眼前的情况,董旭顿时激灵灵的打了个哆嗦。

原来,在那座小丘后面,赫然竟藏了不少人。人数足足有二三十之多,一个个都是神情彪悍,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然而更让董旭震惊的是,他们中所有人都拿着武器,其中有四五人还披着厚重的铁甲,其他人则是穿着大红色的鸳鸯战袄,一看就知道是军汉。

这些人中只有一个是有战马的,不过他并没有骑在马上,而是牵着马匹站在队伍的最前头。如果此时有磐石堡的人在的话,多半就能认出此人,他赫然竟是董忠贤。

当初董忠贤本来是跟随董策作为你护卫刘若宰的一员,前往察哈尔部的,但中途在碰到那些流民之后,董策委派他带领这些流民返回磐石堡!

不得不说,董忠贤的差事完成的真是不错,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他终于带领着这些流民回到了磐石堡。只不过,当初最早跟随他的那些流民,能够抵达磐石堡的,甚至不超过三成。其他的,要么是死在路上了,要么就是感觉前路渺茫,毫无希望,因此在途中逃亡跑到别的地方打算混口饭吃了。

对于这些要坚持要离开的人,董忠贤也并没有强留他们。实际上,在回来的途中,就连董忠贤自己都对能不能安然抵达磐石堡产生了疑问。没办法,实在是因为这一路上太苦了,简直到了惨不忍言的程度。

可以想象一下,数千名饿着肚子的饥民,没有粮食,没有干净的饮水,没有任何的补给,徒步跋涉数千里。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天大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够完成这么一次别样的征途,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哪怕是最精锐的士卒,连续赶上这么远的路,也会疲惫不堪,而且会出现相当严重的非战斗减员,更别说这些流民们,论起身体素质来,和那些精锐士卒根本就没法比。

而且,这一路上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困难,比如说,沿途地方官府的刁难。虽说在董忠贤离开之前,董策专门找刘若宰给他写了条子,请沿途州县多多照顾。但问题是,刘若宰只是冀北兵备道而已,他的话或许在大同镇还有几分分量,但出了大同镇,又有几个认得他的?在冀北兵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