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你们那边要做好配合,全力做好安保工作……”
这个,可真的算是个巨大的好消息了。章书。记能够亲下下来看看,那可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在湖陵上蹿下跳穷折腾的最有力肯定。
只不过,这个消息实在是有点太突然了,自己昨天和他吃饭的时候,这老头儿口风严禁,却是什么都没说……
省委书。记是绝对意义上的封疆大吏,下来视察不说地动山摇,但也足以让行程沿途各地方鸡飞狗跳。
这是被视察地方的崇高荣誉,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更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章书。记要来看看,看什么?怎么看?行走路线怎么安排科学合理,所经沿途怎么警戒才能确保领导安全?
领导来了,本来是看亮点的,别到时候整出一场“拦轿鸣冤”的闹剧,那可就好看了。
章启雄是政治局委员,副国级干部,所享受的是二级警卫标准。他身边原来就有保卫人员,但下来出巡,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人能不出动?
还有省办公厅哪些人会跟着下来,市里面各级领导几乎可能会全部到场,这个人员的数量规模有点大啊,吃饭怎么吃,在什么地方安排休息、甚至于小细节都需要考虑到车辆摆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这些事情,虽然说有上面的人指导着,但具体的工作还是要湖陵县这些人去跑腿。
这个时候本来人手就不够用,再让李冬冬去参加培训班,这不是雪上加霜么?于是,刘洋很自然的就提出了李冬冬的事情,希望市委考虑换一个人去。
一听他说起这个事情,张静在电话那边就哼了一声:“你以为我是市委书。记,就什么都我一个人说了算啊?这是市委常委会通过的,怎么能变来变去?再说了,自从你去了湖陵县之后,你说你折腾出来多少事儿?李冬冬同志的工作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一个进步的大好机会,如果不让李冬冬参加,是不是对她个人不公平?”
合着,这个事情算来算去还怨到我身上来了?刘洋张着嘴愣了半天,才明白过味来:“是不是有人想把李冬冬挤走?”
“你说呢?想挤走她的人,你不是都接回来了么?”张静再一次抱怨了一句。
刘洋愕然道:“这话是怎么说的?我能决定谁过来干常委的话,我还用费这么大的劲儿和你说这个事情?”
张静幽幽的说道:“打算去湖陵县任职的那个人叫韩枫,你别给我说你没见过。孙市长可是说,他和你聊的很亲切呢。”
“是他?我晕了我,我就跟他一个车从济海回来的,我可不知道是这个情况啊。”刘洋大声的抱屈道。
张静接着说道:“其实,在讨论李冬冬去参加学习班这个事情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韩枫这个事儿。因为李冬冬同志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表现优异,当时苗峥嵘第一个推荐的就是她,大家都觉得她去是天经地义,反而如果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里面没有她,那才不正常呢……”
本文来自看書王小说
第六十章 来龙去脉
随着张静的解释,刘洋总算是弄清楚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也可以这么说,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面,湖陵县发生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光是被纪委审查的干部就不枚胜举。
这里面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但也和李冬冬的坚定支持分不开。但不管自己再怎么能折腾,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来说,这些案子可都是他们的成绩。
所以说,这一次省纪委选拔优秀纪检干部参加培训,苗峥嵘第一个推荐李冬冬也合情合理。
又因为,湖陵县有自己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坐镇,大家都以为自己在三年两年的时间内是不会离开湖陵县的。
自己占着位置不动地方,下面的人就不好进步。想进步的话,就只能调走,去别的地方任职。
李冬冬是自己的得力干将,现在有了进步的机会,张静自然不会反对。而那些和张静保持关系密切的常委,在这个事情上肯定也是大力支持。
而早就准备往湖陵县掺沙子的孙卓群等人自然就顺水推舟,于是这个事情在常委会上一致通过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从韩枫要来湖陵县这个事情上来看,孙卓群是早就已经开始了谋划这是一定的,就不知道苗峥嵘是不是提前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如果他不知道的话,还可以说他是好心办了件坏事儿。但如果他要是早就知道,那则说明他现在已经靠到了孙卓群那一边。
任州市现在除了张静之外,还有孙卓群、姚鹏、李艺彬、苗峥嵘、左青青、王光明、何春林、齐振、赵耀明、孟旭功、吕凯、刘先进十二名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