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
“若赵氏君子真有这等能耐,那我方才跳崖遁走,自以为得计,可在他眼里岂不如同笑话一般?莫不是故意放我离开的?”
而中行黑肱和范嘉则两眼失神,跪在地上,口中喃喃说道:“这小邑为何如此邪门,他赵无恤难道真的是祥瑞加身,连天雷都引下来了!?”
他俩对视一眼后,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大声喊道:“鸣金,撤!快撤!”
……
与此同时,赵氏下宫,一脸焦急的虞喜身上全是山石和荆棘的划痕。他跪在地上,面对阴沉着脸的董安于、邮无正、尹铎、傅叟四位大夫,高高捧着晶莹洁白的昆仑玉环,口中言道:
“小人来时,情形便是如此,如今成乡或许已经遭到围攻,君子言,是胜是败,他心中也没有把握。还请诸位大夫发兵救之,不需太多,只用一旅,定能全歼来犯之盗寇。”
“盗寇?吕梁的群盗……”傅叟惨然笑了笑。
董安于言道:“若是间谍之报无误,那山中的群盗,正是中行氏布置多年的偏师,老夫不信,这背后没有他们的影子。”
尹铎叹气道:“也少不了范氏,局势如此紧张,主君又还未醒,若是新绛附近六卿真的全面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邮无正也在思索,若是赵氏的掌舵人赵鞅去世,或是不能理事,至少一半的赵氏小宗和领地便会阳奉阴违。在这种情况下交战,赵氏几乎是有败无胜的。
“所以,成乡的得失,关系到下一步的局势,吾等不可不救!”最后,还是董安于站起身来,做出了决定。
只希望赵兵过去时,一切还来得及。
正在众大夫商议着要派多少人去驰援,要留多少人守备下宫的时候。距离这里数百步外的偏殿内,一阵猛烈的风吹开了殿门,卷起了帷幕。
在赵鞅跟前守夜的季嬴揉着眼睛惊醒过来,看着闪烁不停的灯烛,心里也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未完待续。)
第216章 秋日之阳(一)
季嬴刚才又做梦了,梦到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她,手里紧紧攒着晶莹洁白的昆仑玉环。她只敢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埋头闭眼,不敢看惨烈的战场和血腥厮杀,因为那血海里的,正是浑身是伤的赵无恤……
“只是梦,无恤说过,他只去一夜,不会有事的。”
她咬了咬红唇,深呼吸了几口气,在守卫在外的黑衣侍卫过来前,便将偏殿的门关上了。季节有些反常,今夜的南风,特别的大。
门扉合上后,原本如同她的心绪一般闪烁不定的铜架灯烛,也渐渐稳了下来。
季嬴踱步过去,将一件秋衣披到趴在病榻前入睡的乐灵子身上……她在休息了半宿后,又开始没日没夜地陪着季嬴,照看父亲赵鞅。
随后,季嬴曲身坐到了赵鞅的病榻旁,为他掖了掖被角,口中喃喃地说起了自己的担心。
“父亲便像是赵氏的大树,为女儿遮风挡雨了十多载,这一年里,无恤的努力,女儿都看在眼里,但还不够。若是父亲不在,无恤恐怕不能彻底掌控局势,真不知到时候,宗族要如何支撑,女儿或许又会像浮萍一般,没了去处……”
就在这时,她却发现,晋国上军将那只往常由她擦拭干净,稳稳放入被下的左手,却不知什么时候伸了出来。
季嬴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却只见那手掌已经紧紧握成了拳,仿佛在与命运抗争一般!
……
成乡。
墙垣外的敌人开始撤了,鸣金声敲得十分匆忙。
乡内的众人却不让他们走的轻松,在赵无恤的号召下,紧随其后,他们列阵小跑,追逐残敌。
虽然古军礼上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九十里 )”。但现如今是“礼乐崩坏”的春秋季世,这规矩几乎没有军队会遵守,更何况对方可是该杀该死的“盗寇”。
但对方五阵,只残了两阵,其余三阵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退回粟米地里后,护着他们的指挥者,开始时还稳稳慢行,到最后越跑越快,大队扬尘而去,只留下满地尸体。
成乡众人经过一夜鏖战,已经疲惫不堪,追出墙垣后,只来得及或杀或俘了数十散乱残敌,其他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朝山下撤去。
等到视野内的敌人已经消失,扬起的尘埃也落地后,成乡兵卒们都有些失神。
阵列里有人喃喃说道:“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