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变美洲。
落地大苹果。
走完机场流程。
接机的是个老外,不太能看出年纪。比起阳光大男孩乔然,肯定年长一些。
叽里呱啦一通英语。
三人愣是没听懂,白瞎了那么长时间的补习,还是哑巴和聋子。
还得是陈导,回了对方一通叽里呱啦。老杜这个澳大利亚袋鼠都没用上,就搞定了。
“他说他叫汤姆,是安乐影业米国负责人。”
陈导断言:“就是个米国电影掮客,在好莱坞可能有些路子。”
“泥门吼,窝屎汤姆。”
乔然听着老外蹩脚的中文。
惊叹道:“这老外竟然会中文,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呢。”
汤姆瞪着乔然:“介是米国,泥门才是歪果仁,youknow?”
“iknowiknow~”
一辆小中巴载着众人去酒店。
乔然用半生不熟的英语附带手势比划,跟汤姆聊了一路。
从哥伦比亚大学聊到第五大道、纽约时代广场、布鲁克林大桥…
这几处都是《中国合伙人》取景点。
米国寸土寸金,经费在燃烧。制片本来公费旅游来了,看着预算逐天骤减,催陈导加快拍摄进度。
陈珂心也没辙。
米国可不像中国,讲究个人权至上,又不提倡九九六。按时按点下班已经算敬业了,多拍一个镜头,就嚷嚷着要去公会投诉剧组。
汤姆从中周旋。
要是演员公会介入,《中国合伙人》也就拍不成了。
没辙,只能跟着老外慢慢磨。
一周时间,才拍完“三英唇枪舌战EES控告监听会”片段。
剩下就简单多了。
集中拍摄了孟晓骏米国生活,搭档的女演员是香江塞进来的,就露脸角色,肯定没杜鹃戏份出彩。
三天后,邓朝开着敞篷车载着乔然和黄小明,三人在夕阳余晖中从布鲁克林大桥飞逝而过,航拍完美捕捉到画面。
陈导拿着话筒激动道:“杀青了!”
众人一一拥抱,互道辛苦。
转天,归心似箭。一行人登上飞机,和米国撒由那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