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官员的沉默与堂外百姓的沸腾,形成鲜明对比。
正熙帝听着外面的呼声,喉间溢出一声低笑,目光扫过身侧的赵皇后。
赵皇后也噙着笑意,轻轻朝他点了点头。
随即,正熙帝转向温以缇,语气带着几分戏谑:“温寺卿,你瞧瞧,你不要赏赐,大臣也劝朕少赏,可百姓不答应。你说,朕是该听大臣的,还是该听百姓的?”
温以缇猛地咬住下唇,这老皇帝,又在这儿给她挖坑呢!
温以缇深吸一口气,先朝正熙帝躬身,再转向堂外的百姓的方向行了一礼,声音清亮却稳:“陛下,百姓们的心意,臣心领且感激。诸位大人的劝诫,臣也明白是为朝堂规矩考量,同样记在心里。”
她抬眼时,目光扫过官员们微松的神色,又望向外面安静下来的百姓,继续道:“臣今日能顺遂办结案子,靠的是陛下的信任、诸位大人的提点,更靠百姓们愿意出面作证、讲出实情,这份功劳,本就该分与众人。
若陛下实在要赏,不如将赏银分些给案中受牵连的百姓,再赏臣几日休沐,让臣能好好整理案宗,后续把陛下交给臣的差事办得更扎实。”
这话落音,堂外先爆发出掌声,百姓们纷纷赞“温大人心善!”
官员们暗自点头,觉得她既没驳了陛下颜面,又没越了规矩,正熙帝忍不住笑出声,“真是个滑头!”
赵皇后也含着笑补充:“温寺卿这份心,比任何赏赐都金贵。”
正熙帝点点头,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
“今日三案所涉证人,凡为奴籍者,念其不畏强权、出面陈情,算戴罪立功,即刻脱奴籍,归为民户;凡平民证人,各赏白银十两,以偿其奔波作证之劳。”
说罢,他特意加重了语气:“至于堂外这些百姓,今日齐聚于此,既是见证公道,更在方才为温卿直言,足见心怀赤诚、明辨是非。每人赏五百文,让他们知道,朕听得见百姓的声音,也护得住真心为朝廷做事的人。”
话音落,堂内外一片哗然。尤其是百姓们,全都愣了愣——谁都没料到这赏赐竟还有自己一份。
五百文可不是小数目,够他们京城寻常人家过上小半个月,节俭些甚至能撑到一个月。
反应过来后,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欢呼声比刚才为温以缇抱不平时更盛。
没人会跟银子过不去,大家一边使劲拍着手,一边高声喊:“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正熙帝眼底闪过一丝深意,继续道:“朕为何赏?其一,奴籍证人敢破戒开口,是为了洗清冤屈、还死者公道,这份勇气该赏——若因身份便让他们寒了心,日后谁还敢为真相发声?
其二,平民证人放下生计来作证,是为了帮朝廷查案,这份担当该赏,不能让老实人因守正而吃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内神色微动的官员,语气更重:“其三,赏百姓,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朝廷办事,不只看朝堂议论,更看百姓心意。温卿为百姓做事,百姓为温卿说话,这是民心所向。朕赏他们,既是谢他们的赤诚,更是要立个规矩。
往后谁真心为百姓谋利,朕不吝赏赐;谁若堵百姓的嘴、寒忠良的心,朕也绝不轻饶!”
这番话掷地有声,堂内官员们纷纷躬身称“陛下圣明”,百姓更是激动得叩首欢呼,连声道“多谢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