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月咽了口吐沫,惊道:“书,读着读着还会变呐?”
戚灵笑道:“不是书变,是心中所学的道理在变。就像是你去敲一座大钟,用劲小了,钟鸣声小,用劲大了,钟鸣声大。”
乌月格外认真的点了点,双手互相勾着,“多谢长戚大人领路教我读书,我想问一问,这里书那么多,哪些道理要仔细读,哪些却读着只会害人呢。”
戚灵忽而停住翻书风,扭转身子正色回道:“问得好。从前我在南瞻部洲,玉堂城内有许多名士,他们写过许多书,可是我翻阅之后,发觉他们所写,不外乎四件事,感怀清微,妓唱新词,寄情翰墨,宴客饮食。简而言之,修道,佳人,诗酒,贪吃。一切初心,无不以追逐世间极乐为本。而同样是南瞻部洲,也曾有位读书人,一生清贫,到死连口棺材都买不起,就是这位读书人写的书,我却读出了四句话。”
“哪四句?”
“天地之心,万民之命,列圣遗风,万世太平。”
戚灵深吸了口气,等了片刻才继续说,“乌月,你觉得这个读书人,他的本心,与那些玉堂名士有何不同呢?”
乌月有些迟愣,长这么大很少会觉得有什么道理,至今还想不明白,可这会儿却茫然无措摇了摇头。
所以她面对戚灵,眼神显得更加卑微,压根不敢说出心底的话来。
“无妨,书,要一本本读,路要一步步走。”戚灵接续翻起书来,“耐心些,总之不要怕走错路。”
乌月突然间咬紧嘴唇,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嗓音略微稚嫩说道:“愿长戚大人教我。”
这回少女的话中,用了一个“愿”字,不再是她沾沾自喜的“想”字,戚灵微微松了口气,替这少女,也替自己。
戚灵反问道:“要与我学些什么呢?书中的道理,我也一知半解,没资格教你呢。”
乌月抬眼,眉目澄澈,“我愿求长戚大人指点风咒!”
戚灵泯然一笑,“哈哈,学了风咒,从此无心读书卷,任他书卷满风楼。我是真不该答应你,可是,也真想答应你。”
书楼内,那缕翻书风悄无声息分出一支末梢。
两个少女,就这样心照不宣,多了一份镜花水月般的桃李之情。
一边是翻阅浩繁书简的戚灵,默然盯着书卷,时不时分神瞥几眼乌月。
一边是鬼鬼祟祟躲在书架后偷偷感知风灵的乌月,少女修行的第一课,就叫作“捕风”。
捕风捉影的捕风。
那缕翻书风游曳在书楼的每个犄角旮旯,好似一条无影游鱼,勾挠着乌月的心心念念,偏偏乌月有所觉察,凑近了伸手去抓,翻书风立马被拦腰斩断,却在远处再次合拢。
结果少女捕了一整天也一无所获,有些累了,倚着书卷呆坐,那缕翻书风却窜到她肩头,撩拨鬓角。
以心神感知风灵,极其纯粹的风灵,何其难也。
少女手托腮帮,瞧着这缕古灵精怪的风翻动身边一卷古籍,书名《正蒙》,甚至翻动书页,停在一处文字间。
“风灵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
乌月情不自禁读了起来,双眼放光,慢慢抬手扑了过去,反而啪嗒一声砸落书籍,又是一场空。
一日如此,一连三日,日日如此。
若不是寒烟送了几次饭菜,少女早就累的瘫软在地。
不过戚灵却不饮不食,将千本古籍一一览尽,对整座西牛贺洲从古到今,从内到外,增添了许多新的认识,至于那光阴长河溯回之法,倒并未见到只字片语的记载,反而翻到一本似曾相识的古书,《定虚空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