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远远看见石榴就打起了招呼。
里头的李荣松听见了声,就赶紧出来瞧。
“石榴,祖堂婶。”
“大堂哥,我去上河村,回头来找你说话。”石榴应了一句,拐脚就进了上河村的村道。
猫冬的时候,一路进了上河村,便有不少人跟范氏打起招呼来,又直看石榴,脸皮厚的,跟熟的很似的打着招呼,其他地方就冲石榴笑笑,更多的是直盯着石榴看。
等三人走过,少不得凑在一起嘀咕。
“石榴穿的衣裳可真漂亮,好看,跟城里的大家姑娘似的!”
“上次给曚哥儿过小定礼我也去了,那还是教谕家的姑娘呢,我瞧着,石榴倒是比她还有气度,更像官家小姐呢。”
“啧,晋哥儿好福气啊,能娶这么好个媳妇儿。”
“……”
石榴听着后头这些嘀咕也是汗颜,这背后说人家就不能等当事人走远了再说嘛,可真尴尬。
范氏挤眉弄眼看过来的表情,叫她忍不住也红了脸。
范氏看得好笑,还小声跟她嘀咕道:“喏,咱往这边走,过去不远,就经过范晋家门前了,你还没见过他娘什么样吧。”
石榴:……
她忙道:“还是就走这条路吧,早点到范族长家早点说事情。”
什么啊,好好的路不走,专门绕路过去,傻子也知道她绕过去干嘛了,她又不是真的想去范晋家。
范晋让她跟她娘带的话,她昨儿回来都是让人跑一趟带话的,哪有没成亲就往男方家里跑去见未来婆婆的。
范氏见她不好意思,也就不说了,两人继续沿着前头去。
不多时,就到了范族长家。
这衣裳做了就要穿嘛,是以两人拿来的算是新衣裳,想着姑娘在家里,每天一套别重样的穿才好呢。
石榴看着这又是新做的衣裳,想着自己的衣裳首饰,起码都要用库房来放了,光义母王氏,就给她做了不少送来,还每季都几套几套的送来,从不落下的。
这么多的衣裳,真是穿都穿不过来了。
她挑了中间那套,上身是妃红色刻丝八团交领小袄,下身是银纹琼花百褶裙,“就穿这套吧,今儿又没太阳,天阴沉得紧,穿这个亮眼,这套是谁做的?”
银锁微屈腿,神色间有欢喜,“回姑娘,是婢子做的。”
“手艺不错,另外几身衣裳也都很好,我这几天挨着穿,银锁和玉锁你们都辛苦了,该赏。”说着便让管钗环首饰的时红从她的匣子里拿了两支簪子来给两人。
她首饰匣子里的东西,自然没有差的。
两人连忙谢赏。
很快,石榴穿好了这身衣裳,在梳妆台前坐了,芸素便即上前给她梳头。
要说梳头还是念夏的手艺好,不过念夏不在,芸素就顶上来了。
芸素是乡宁县梨庄庄头柴胡的女儿,和柏翠还有菊香都是之前被石榴喊来的,就为姜同三个,看看能不能看对眼。
所幸,这几个月过去,倒也各得其所。
只是二里庄突然出事,姜丙姜同马喜文都要守孝,这亲事也就暂时耽搁了,只等明年出了孝,再办事不迟。
倒是因着拂冬惜春念夏三个不在,石榴就留了柏翠她们在这里,暂替她们三个的差事。
如今她这院里,光是库房都大小有两三个呢,这都要人管着的。
看着铜镜里,芸素手指翻飞的,很快就梳出了一个发髻来,石榴打量了打量,道:“就戴那对桃粉色的蝴蝶钗吧。”
时红闻声,便立即去首饰匣子里将这对蝴蝶钗给找了来,分插在左右发髻上,配上那妃红色的袄子,真是相得益彰。
石榴满意的点点头,带了柏翠往前头去。
临出阁楼前,她嘱咐岁绿上午便带着玉锁和银锁将她穿过的衣裳都理一理,哪些她穿过不穿了但还都是好好的衣裳,理出来,她打算拿去送人。
搁着也是积灰,不如送出去,都是好好的衣裳呢,积灰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