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永历四年全文在线阅读 > 第92部分(第2页)

第92部分(第2页)

这期间,包括张国柱进攻舟山被阮进击溃在内,舟山历经多次战事和内讧,这座城池的主人也从黄斌卿变成了监国鲁王,可是却从未被大军攻陷,城池的完整程度也远高于内地的很多府县。尤其是鲁监国以此为行在后,更是大力加固城防,并设置了大量炮位以为守御之法,绝非那么容易可以挖塌的。

此间城内的火药已经用尽,清军的攻城器械纷纷抵近至城下,凭借不断派出士卒登云梯攻城,清军极大的牵制住了明军有限的精力。

自昨日开始,清军便不断的挖掘,一整夜过去了,负责监督的军官汇报,西面的城墙下的地道已经完成了挖掘,只要将预先埋设好的木料烧毁,失去了支撑的城墙便会彻底垮塌下来。而关键的一刻,就在此时!

“城塌了!”

前方清军的话音方落,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崩塌声,金砺一下站了起来,目视着舟山西面城墙的垮塌。烟尘散尽,一个数丈宽的豁口便呈现在了明清两军眼前。

“全军出击!杀光贼寇,城中子女财货,尔等可自取之!”

金砺一声令下,已经久候的大队清军自豁口冲入城中。此前清军挖城之举,明军并非不知,只是兵力有限。在火药用尽后,守卫城墙已经是极限了,哪有再多的兵力出城去堵地道的出口,亦或是在城内挖掘沟渠反制。

点燃地道内的木料,为防止误伤,清军的进攻便停了下来,而明军自知已经无法继续守卫城墙,也只得在安洋将军刘世勋、都督张名扬以及中镇总兵马泰的率领下退入城中,准备拼死巷战。

………………

鲁监国朝廷内阁大学士,首辅大臣张肯堂府邸的雪交亭下,张肯堂身穿蟒服,腰间佩玉,面南而坐。

此刻,城墙倒塌的震动和巨响已经传来,张肯堂的妻妾、儿媳、孙女以及家中的仆妇正在作最后的道别。

清军已经攻入城中,凭借着区区五百战兵和那数千义勇断不可能将其击退,可若是落到清军的手中,必然饱受蹂躏,只怕是速死也不过是妄想了。

道别很快就结束了,在向张肯堂行礼后,这些张家的女眷便依次投缳、赴水,干干净净的了结了性命,只留下清白在人世之间。

亭下,张肯堂的学生,礼部主事苏兆人,侧立于此地。本来他是前来和张肯堂商议政务的,可是眼下已经破城,他也无法肯定能够顺遂的回到家中,便向张肯堂要了一把宝剑,等待这最后的一刻。

“老师,苏兆人先行一步了。”

言罢,苏兆人拔出宝剑,双手握剑横于脖颈之上,使劲了全身的气力,将宝剑一横,在喷涌出了一腔热血后,倒在了地上,再没有了生息。

“先生他日必死国事,兆人当为先驱。”

苏兆人已死,曾经的誓言却仿佛依旧在张肯堂的耳边,他强行抑制着已在眼眶中打转的热泪,唤来跟随多年的老仆,行至苏兆人的尸身前,一杯水酒撒于地上。

“寅堂,稍等老夫片刻。”

回到石桌前,张肯堂奋笔疾书,写下了《绝命诗》后,从容自缢于亭下。

虚名廿载误尘寰,晚节空愁学圃间。

难赋归来如靖节,聊歌正气续文山。

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

留与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

雪交亭在张肯堂邸中,为其所筑。亭左侧植梅树,右侧植梨树,枝叶相交。每年春初,繁花竞放,两头相接,花白如雪,故名“雪交”,乃是他平日读书游憩之所。张肯堂尝与人言:雪交亭当为其异日尽节之地,至是如其所言。

………………

与此同时,兵科给事中董志宁端坐于官厅之中。

多年前,他与王家勤、张梦锡、华夏、毛聚奎、陆宇鼎等人联络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起兵反清,被时人称之为“宁波六狂生”

多年前,他与王家勤、华夏、屠献宸、杨文琦、杨文瓒、董德钦等人密谋联络王翊与黄斌卿,一举光复宁波,后黄斌卿约期不至,又为谢三宾出卖,史称“五君子翻墙之役”

多年前,他任职兵科给事中,与王翊、冯京第等人交好,时常联络内地义军,试图光复浙江……

可是到了后来,王家勤、华夏、屠献宸、杨文琦、杨文瓒、董德钦等人因翻墙事泄被执而死;冯京第去年被捕,不屈而亡;张梦锡参加四明湖之战,没于阵中;而王翊亦是在四明湖之战中力尽被俘,前几日也传来了他在定海殉国的消息。

当年的好友同志大多已经就义,此刻舟山城破,他也断无偷生之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