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强敌,后有隐患,他强作镇定,吩咐都尉去查看粮仓情况,转身看到牛金时,见其笑容诡异,也并未在意,刚下命令,忽觉脖颈温热,右侧颈动脉处赤色液体溅得周围曹军一脸。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场的曹军尚未回过神来,校尉的头颅已被抛下城去,而牛金等人趁此机会,迅速跳下城关,冲向城门!
都尉反应迅速:“叛徒,速速将他们拿下!拿下!”
军令既出,越来越多的曹兵蜂拥而至,城门处左拥右挤,一层围着一层。牛金等人毫无惧色,手执虎头枪,前突后挡,见招拆招,刺得曹兵欲战不战,踌躇不前。
在牛金等人的保护下,两人去拉城门,怎奈使劲半天,城门未动分毫,只能再加上两人帮忙,不动又加两人,直到十几人去推动城门,城门才有响应。
此消彼长,牛金本来人就不多,又分出十几人去推城门,而曹军不断围拢过来,逐渐有被压制的迹象。见城门开启缓慢,心急如焚,手中虎头枪舞得虎虎生风,将近身的曹兵逼退。
他大喝一声,声音在城门前回荡:“加快速度!”
城门“咿呀”,有打开的迹象,李繁看到信号,大手一挥:“攻城!弟兄们,方城关今日必破!”
黄巾军士气大振,冒着箭矢雨点,齐声呐喊发起冲锋,朝城门冲去,一时间“砰砰”之声不绝于耳。
霎时间城门大开,李繁领军入门,身先士卒,骑战马,持长枪,冲在最前面。双方厮杀,校尉已死,曹洪又未回,曹军像无头苍蝇般抵抗,在李繁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
兵败如山倒,身后频频射来箭矢,黄舞蝶是个优秀射手,搭箭弯弓一气呵成,张可妍和诸葛蕾持枪执刀,刀起枪落,也打开一条血路。
都尉见势不妙,亲自下城,策马来战李繁。两人枪来刀往,激战十余回合。
李繁不敢恋战,转个十字枪,一枪刺向都尉座下战马。战马吃痛,前脚跳跃而起,将都尉掀翻在地。
都尉在地上翻滚了四五圈,李繁纵马飞跃,跳到都尉身前,以枪抵住其咽喉:“方城关已入我手,你若投降,可免一死!”
都尉翻身滚落在地,却在倒地瞬间抽出腰间短剑,直取李繁马腹。寒光乍现的刹那,李繁猛勒缰绳,战马双足挺立,前蹄堪堪擦着都尉头顶掠过。他反手一枪横扫,枪杆带着破空之声,都尉举剑格挡,虎口震得发麻,长刀甩丢到地上,踉跄后退三步。
都尉咬咬牙,从地上捡起长刀,再次冲向李繁。两人再次交锋,刀光枪影间,李繁居高临下,虚晃一枪,都尉举刀格挡,却发现是个假动作。李繁一脚踹在都尉胸口,都尉受力,飞出去十多米远,一口鲜血喷出,染红胸前盔甲。
不等都尉起身,李繁纵马飞驰,握紧长枪,直至穿胸而过,将都尉从地上挑起举在半空:“缴械不杀!”
曹军校尉、都尉皆死,方城关守军防线崩溃,一波一波跪地投降。
“城破了!城破了!”
黄巾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李繁下马,冲到城楼上,曹军惊若寒鸦,统统跪倒。
立在城楼上,任凭硝烟熏染战甲,望着满地狼藉与四处奔逃的曹军残部,他将虎头枪重重杵在染血的城砖上。晨风卷起染血的披风,远处天际的朝霞愈发浓烈,恰似这片战火灼烧的土地淌出的血泪,而“李”字大旗在风中哗哗作响,宣告方城关易主。
李繁抬手擦去溅在脸上血渍,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尸体,转身又对李典说:“曼城,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即刻修缮破损城墙城门,防止叶城曹军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