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薛宝钗说:“二爷已经去打听了,我们等着消息就是了。”
薛宝琴暗暗松了口气,不过没有表现出来。
林黛玉也上前说:“姨妈也顾着些自己的身子,等薛大爷回来看姨妈哭肿了眼睛,也会伤心的。”
薛姨妈就说:“他妹妹大好的日子啊,怎么就出了这等事?不就是个妓女么,怎么能就把我儿抓起来了。”
这……薛蟠是怎么炼成的,大家知道了吧。
林黛玉忍着不满说:“姨妈说的,不管什么人死了都要查的,薛大爷应该也是例行公事的询问吧,姨妈不要担心官府会冤枉了薛大爷,先说了这样的话,让不知道底细的听了去,乱说话,对薛大爷也不好的。”
你自己都先把你儿子当凶手了,还指望人家给你定无罪。就算不是薛蟠杀的,外人听了你当娘的这么说,都得信了,官府正找不到凶手,不是正好就是薛蟠了,你娘都这么说了,还能有错?
这个薛姨妈还没反应上来,薛宝钗就马上明白了,刚才居然糊涂了,这个都没注意。妈刚才没对着那些差人说错什么吧,还有客人们,幸亏是颦丫头,听了还提醒一句。哎,刚才嫂子大闹,客人们都见到了,不会都认定哥哥杀的了吧?
嫂子也太不懂事了,过分了,这个时候总要先顶着护着自己丈夫才是,哪里居然先大闹一场,连之前的事都说了出来的。
要是能像林妹妹一样通透懂理就好了。不过林妹妹也是事情没搁她自己身上,所以傍观者清。自己刚才不是一见哥哥被抓走,就糊涂了么,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提醒母亲,母亲说的时候,和嫂子闹的之后,也没提醒阻止——好吧,嫂子闹的时候,阻止不了的。
看薛姨妈还有些茫然,薛宝钗赶紧说:“林妹妹说的是,何尝就是我哥哥杀的了,不能说差人上门抓了人,就一定是我哥哥做的啊。母亲也是急糊涂了,一时失口了,哪有做母亲的不相信自己儿子的。”
薛姨妈才回过神听懂了女儿的暗示,心里惭愧,有没有对着不该说的人说了什么不利薛蟠的话啊,还有媳妇闹腾的时候,怎么不拼命管起来,那女人行为对儿子脱罪可是没好处的。
这里薛宝钗母女回想着,后悔着。
薛宝琴一边指挥:“同喜,换热茶来。——伯母您先喝口热茶,姐姐也润下喉。”一边走到傍边,看丫鬟们倒茶,一边低声问同喜:“这厅了怎么这样了?大哥哥在这里被抓走的?那么那些差人没看见姐姐吧?”
同喜也低声回答:“大爷不是在这里被抓走的,在外头抓去的。那些差人没进女眷待得地方,自然没看见大姑娘的道理。”
薛宝琴看了一眼厅里的地上的情况:“难道是大嫂子闹了?”
同喜苦着脸点了点头。薛宝琴真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嫂子不说想办法怎么还有心思闹自己家人?薛宝琴不由问:“那现在大嫂子呢?”
☆、291、因祸得福
“被瓷瓶的碎片划伤了,回房去了。”同喜说到这里有些幸灾乐祸。
薛宝琴更无语了,这个时候还闹,关键是还把自己闹出了伤?如果只是闹,说明大嫂子对大哥哥没什么感情的,要不这个时候还闹。可是居然把自己都闹出伤了,那么也许不是那样,大嫂子可能是担心大哥哥过了头,就激动了,然后才会这样的。一定是这样。
宝琴小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定了婚,夫家的态度也着实让人伤心,可是还是对爱情有所憧憬。薛蟠和夏金桂不是包办的盲婚盲嫁,典型的自己的选择,或者甚至可以说自由恋爱。所以要憧憬爱情,自然会想她们感情深厚的。
这个时候,外头丫鬟报:“琏二奶奶来了。”
倒是不是白住贾府的,这么快连送信的人的路程算上,王熙凤就来了。
王熙凤本来是薛宝钗的娘家表姐,可是嫁夫从夫,得按男方的嫂子的身份来办事,所以今天添妆并没有出席。
王熙凤一来,看见正给薛宝钗擦泪的林黛玉,并不惊讶。
薛姨妈看见王熙凤来了,赶紧一把拉住:“他们官府冤枉了蟠儿的,潘儿没杀那婊子。”这次记住了,不说儿子杀人了,说儿子冤枉。
好吧,在薛姨妈的眼里,妓女歌女戏子这等都不算人,打死就打死吧。想当年连富裕家庭的公子都打死了,也没怎么样,怎么杀个歌女就被抓走了?——因为这时候的贾府和当年的贾府是不一样的,那时候贾老太爷与余威尚在,现在这江山日下的贾府哪里有这样的本事。
那边林黛玉听了,王熙凤不得不咳了一声提醒,就是你悲愤有加。也不能当着三个未出嫁的小姐说这个词啊。
薛宝钗只低着头装没听见,林黛玉站在宝钗身边,有些难堪,就说:“既然凤姐姐来了,你们商量正事,我就不打扰了。等姨妈和姐姐得空了,我再来看姨妈和姐姐吧。”一边给紫鹃一个眼色。
紫鹃心领神会,马上把手上的盒子交给莺儿,适当的音量说:“这个我们姑娘给宝姑娘添妆礼。今天宝姑娘忙,莺儿你且收着吧。”林黛玉当然不能自己这时候提出礼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