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也没有任何工厂,所有的加工坊都是老百姓自己做的小作坊,都是做农产品加工的,这里也没有什么经济作物,劳力外流严重,成年人多半都外出打工了。
吴晓梦用大哥大跟县政府联系,对方得知他们是对口扶贫企业,态度非常热情,还表示要来接他们。
吴晓梦他们直接将车开到政府去了,这也是一个三层的小房子,要不是前面立了一个县政府的牌子,他们几乎要找不到这个地方。
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脚上还穿着一双布鞋。
“欢迎欢迎,你们是从苏城来的吗?这一路太辛苦了,快进去休息休息。”
干部也说着普通话,依旧带着浓重的乡音。
小李和小冯来过一次了,上次也跟县政府的人对接过,好了解信息。
这回摆在吴晓梦面前的,也跟他们调研的数据差不多,甚至要更坏,她直观地感受到了交通的不便。
得知他们开了九个小时的车,干部十分惊讶,“我们寻常去苏城只需要六个小时啊,你们路上走错路了吗?”
吴晓梦和肖华对视一眼,难不成真是他们开错路了?
六个小时和九个小时察觉虽然只是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就要解约很大一笔成本。
吴晓梦让小李拿出地图,走的时候,为了记路,她还用红笔画了走过的位置。
干部接过去一看,笑道:“你们走到老路了,现在新路要快不少。”
吴晓梦心想冤枉的同时,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干部自我介绍,他姓刘,热情地给吴晓梦他们安排招待所。
政府的招待所,要比外面的更干净,也更安全,吴晓梦他们没有道理拒绝。
住的地方先安排了,刘干部跟上面的领导打了报告,副县长请他们吃午饭,吴晓梦他们确实也还没有吃饭,就跟着一起去了。
能看得出来,政府请客的餐馆已经是这个镇上不错的餐馆了。
副县长笑道:“这个餐馆是我们这有名的野味餐馆,有野猪肉,还有野鸡肉,野山羊,你们想吃什么?”
吴晓梦对吃野生动物很排斥,一来是她曾经听说野生动物很有可能携带病菌,二来,她也不喜欢,她笑道:“我们很随便的,不用客气,我们开了一路车,还真有点饿了,随便吃点就行了,要不弄个最快的炒菜就行了。”
副县长知道她就是食品公司的老板,一听他们饿了,连忙让餐馆炒了最快的炒菜端上来,一共炒了七八个菜,五六个都是荤菜。
先吃了一碗饭,才慢慢地谈事情。
“贵县的条件确实不太好,光是交通都很麻烦,不管是在这里投资做什么,以后交通都是一个大问题。”
对方也知道这个问题,苦笑道:“要是我们这里交通稍微便利一点,也不会这样穷了。”
“实在是地域限制,这里有没有什么工厂呢?”
副县长摇头,“没有,只有一些做红薯粉的作坊。”
红薯粉,吴晓梦在心里咀嚼了一下这个词,红薯粉,有没有可能量产,或者是加工红薯粉条呢?
但很快,副县长的话就打碎了她的想法,“红薯的产量有限,也只有几家家庭作坊生产红薯粉,都不好卖,自产自销,在县里销售。”
聊了半天,吴晓梦知道了两个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看起来,好像只有种植果树这一个选项是稍微可行的了。
吃了饭,吴晓梦他们先回招待所休息,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明天再下乡考察。
晚上政府那边也准备安排饭,吴晓梦婉拒了,她带着三个员工,在街上窜,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她为了品尝这里的红薯粉,特意进了一家专门卖红薯粉的馆子。吃起来和外面卖的差不多,看来生产流程都是一样的。
她明天下乡,准备着重看一下能不能将红薯发展为当地的经济作物。
到了次日,一清早,政府那边的人就过来了,要带他们下乡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