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叶书生哪里去想过?
有这时间功夫,不如多想想如何才能尽快把计划中的书帖店开张起来,好打下根基。
既然带妹妹过来了,就没道理再让她吃苦。
观尘书院边上有一条巷子,名叫“南渡巷”,貌似不错,比起那墨香巷不遑多让。叶君生发现之后,当即改变主意,想将店铺开到这边来,更加便利。
万事俱备,只欠银子。
叶君生不是没想过利用手下两头妖怪去发些横财,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通过下三滥的手段去盗窃,乃至抢劫,到底不是正道,落了下乘,不做也罢。
于是,这样的念头便挥之脑后,抛之九霄云外。
退一步说,事情远未到那个份上。
漫步在南渡巷里走了一遭,见到两边的建筑古色生香,人文气息浓厚,看着就觉得喜欢。又有数株古树撑起来,遮出一片阴凉。
“好,就选定此处了。”
叶君生定下主意,转出来,回西区。
这趟回去主要是交待妹妹一些事情,因为明天之后,他就要在书院读书上课了。
在新世界的学生生涯,即将开始。
ps:
感谢书友“我爱loo”“紫色d爱”“水精灵—青龙”“忆天寒”“小屁股乱甩”“龙大师是我”“迦因堂主”“念念是佛”的慷慨打赏!感谢“渺凌风雨”“红盟→向少”“残月辛”“虞菲嫣”“cuicuitiger”“水果狂想曲”“lg76”等人的许多8;特别感谢昨天今天愿意投月票的读者,你们让我充满了希望!谢谢大家!
正文 第七十九章 闻道
(四千字大章送上。这一章写得非常有感觉,写出了我要表达的东西,求订阅,求月票!)
在四个班级中,甲班人数最少,只得二十五人,有老有少。年纪最小的便是郭南明,刚十八岁,端是少年有为;老的都有五十多岁了,头发斑白。
老少同堂,总感觉有些别扭,尤其对于叶君生这个穿越者而言,“鸭梨山大”。开始的时候,甚不习惯。不过这课堂不能不上,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对于三年后的乡试裨益不小。
乡试三年一考,考不上的只得等下一届。三年又三年,少年变中年,中年成老年,机会并不足以任意挥霍。
如果无法中举,单凭一个生员功名,委实单薄,更断了做官的途径。就像建房子,光是打好地基,没有砌墙起来,又有甚用?
获得秀才功名,仅仅只是个敲门砖。能不能开门,得看以后的本事。不知多少读书人被卡在这一关,致死还是个“茂才公”。
书呆子学富五车,但还不够,科举并不等于死读书,里面许多道道都需要多方面的学习,揣摩,才能中举。
这就是叶君生当前应该做的。
还没有到正式上课的时间,一些生员见到叶君生,当即猜出了他的身份,便围拢过来,寒暄客套一番。
叶君生三试第一,在冀州生员阶层中早传遍开来,引起不小的议论。这般才俊,前途光明,自当示好做人情。
当然,不管在什么地方,哪怕只得几个人的小小办公室,都会有圈子的存在。如今观尘书院的甲班也不例外。一部分生员主动与叶君生作揖寒暄,但更多的生员却坐着一动不动。
这些人所拥戴的核心,便是郭南明。
——大致相当的经历,相差无几的年龄,人们自然而然就将叶君生和郭南明放在一起作比较。其中有好事者又翻出道安诗会上的事情来,说叶君生比郭南明更有才云云,立刻招致到郭南明的拥趸激烈反驳,战成一团。
诸多的争议早传到郭南明耳朵中,使他感到非常的反感烦躁——道安诗会,就像一道淋漓的伤口。至今仍血流不止。
他气得吐血的传闻亦已传得沸沸扬扬,视为莫大的耻辱。
郭南明霍然站起,昂首走到叶君生面前:“叶君生。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终于考到这里来了。”
他高高在上的傲气语调让叶君生很不舒服,心想这样的人一定是被宠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