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盛世梦华街感想 > 第135部分(第3页)

第135部分(第3页)

午饭后,刘芳回锦绣园小院中,李邦主已在客厅与正宦谈开发川中之事。刘芳进屋后说道:“李邦主吃好喝好没有?”

李邦主:“谢谢管夫人,已吃好喝好了。”

刘芳:“李邦主,正宦他爹去琼州看他的六百万亩水果地去了,我这里刚开头又走不开,所以只有请你来南充了,实在对不起。皇上希望早日在四川建立起盛世局面,希望我在开发川北之后,接着开发川中,恢复其昔日农桑鼎盛的局面,这里虽不如川西平原大坝,但嘉陵江两边皆浅丘地带,在宋代已开成梯田,是四川第二个产粮的粮仓。这里不仅没人,而且没物,因此,想麻烦李邦主帮我先买一千头耕牛。共有二百五十万亩,分五十五片耕种。不知一千头够不够?同时,又把南充对面的一个大岛高坪坝卖给我。养肉牛,大约有两三万亩,因此要进两万头牛,一会我们坐我的坐船去具体看一下,我只是在县城这边看过。”

李邦主:“管夫人,所托之事我一定尽心竭力照办不误。二百五十万亩一千头耕牛肯定不够,川西平原可以一牛一犁一走上十里,效率高,这里皆小块梯田。经常移动犁铧,效率低,二千五百头才够用。”

刘芳:“好,就两千五百头,每个点五十头。至于肉牛的事,我们现在先去看了高坪坝再说。”正宦,下去准备船,一道去看。”

三人很快到达高坪坝,坝呈椭圆形。嘉陵江一条分岔小河将它与东面的高坪镇分开,成了个独立的岛子,约二万五千亩,比金牛坝大一些。

李邦主:“这里有草有水。养二万头肉牛没有问题。”

大家走到坝端,看到东南方另一个江心岛——中坝,比高坪坝大得多。而且也是长满茂草,一比高低。也差不多,刘芳说:“李邦主。现在才八月初,还在涨水季节,中间都这么宽大,可见枯水还大得多,这个中坝才是养牛的好地方,走,过去看看。”

三人又坐船到了中坝,发现比高坪坝几乎大二倍,在坝中间最高处还有片果树林,有一个院子,但早已空无一人。

李邦主:“这里养上四五万头肉牛宽松得很,连住人的地方都有了,西边高坪坝拿两万亩种包谷,作精饲料,包谷杆作饲料,什么都解决了。所产出的肉牛通过牛马帮行销川中各县,运输又方便。”

刘芳:“行,就按你说的办,今天回去后去南充县衙找万大人,把这岛买了,李邦主,你看这岛有多少亩?”

李邦主:“四万亩只多不少。”

当天下午,刘芳与李邦主一道去南充县衙见了万大人,提出将牧地换到中坝荒岛上,共四万亩荒地。刘芳道:“这个岛我买下了,万大人我按多少钱一亩买呢?”

万大人:“人都不去这个荒岛,你给二万就是你的了。”

刘芳当即拿出两万两银票,递给万大人,万大人连同买锦官城地,锦绣园地,连同中坝岛的地的付款收据共三张,一同开给了刘芳,每张都盖了南充县正堂的大印。

同时刘芳拿出八万两银票给李邦主作为买耕牛与肉牛的预付款。

刘芳说道:“李邦主,你买牛时,将牧牛的年轻力壮的人物色两三家来,最好。”

李邦主:“管夫人,如果有耕牛群,可否一道买来自己繁殖耕牛?”

刘芳:“完全可以,让李邦主费心了。”

李邦主:“耕牛比肉牛更买得起价。”

李邦主第二天便随管家班船南下了,不久第一批、第二批肉牛便到了,共二万五千头,二十天后第一批二千二百头的耕牛种群,十天后,二千头耕牛又到了,耕牛种群带三个牧牛人——父子三人,又过了一个月,二万七千头肉牛及三个牧牛人,二兄弟及一个侄儿,这都是后话。

李邦主走后,万知县陪刘芳去西边的栖乐山、尖顶山、西山看未来的果树林移栽地,四人骑马一个时辰便到了。远处一看西山不太高,山顶相对平一此,尖顶山最高,尖尖的山顶直接天际,栖乐山最雄伟,成三台之状,一台绵延很宽,二台林木苍翠,亦宽平,三台亦林木掩隐。西山不高,策马寻路而上,山顶上有小的起伏,占地数万亩,是移栽果树最好的地方。刘芳等四人又向尖顶山走去,刚走到就听见淙淙流水声,一条石板小道出现在面前,进入一块两百来亩的小平坝,便登山了,山上树木繁盛,凉风悠悠,到了半山就听哗哗的流水声,再转个弯,一条飞瀑从一个洞口中飞流而下,形成一个二亩大小的深潭,然后再流下去了,大家顺流看下去,芙蓉指着山脚说:“妈,你看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左右的山嘴形一个环抱之势,背靠这座大山,原野展现于前,飞瀑悬流于后,此处应有建树。”

东方:“妈,我在青木关看到你老人家在缙云山下建有酒厂。不如利用这股泉水也建个酒厂。”

正宦:“妈,东方说的是个好主意。你看山下一片荒芜的原野,至少有上十万亩。拿五万亩种高粱,酿酒的高粱就有了,同时酒糟又是喂猪的饲料,养猪也有条件了,猪粪用来浇果树,猪肉可卖钱,真环环都生财哟!”

东方:“妈,我想这么多果树,结这么多果子。不如生产一种不大醉人的果酒,让男女老少都能喝,肯定好卖。”

刘芳:“你们说的是个好主意,这里水好,水量大,山下又有建厂的宝地,和种高粱的原野,及种大量果树的山包,我们自己有制酒的匠师和全套设备。一切都是现存的。这么做有何不可呢?就这样定了。”

一家人再往上走,在接近山顶时,竟有一座庙子,灵音寺。是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两师徒守在这里,十分清贫。香火也不盛。

刘芳:“二位法师的法号怎么称?”

年轻一些的双手合十,说道:“贫尼法号妙果。我师傅因病失语,法号正根。禅门临济宗。”

刘芳:“我叫刘芳,这是我小儿子正宦,这是我小儿媳欧阳东方,这时我五儿媳郁芙蓉,今天无意进入宝刹,也是一种缘分。我将在附近遍植果树,在山下建一酒坊,以后这里就热闹起来了,灵音寺的开支皆由我管家负责,这是一千两银票,请妙果师傅找匠人好好把菩萨进行妆金,和改善你们的生活,等我在下面修酒厂时,一道将庙子重新整修过,东方,今后你要时常关心灵音寺,关照正根和妙果两位法师。”

妙果:“刘施主,你们家愿成为本寺檀越太感谢你们了,阿弥陀佛!”

刘芳一家下山又登上栖乐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