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贾宝‘玉’骑着匹白马,带着奴才们去薛府迎亲,前边十二对宫灯开路,八个头脸颇为英俊的小厮抬着‘花’轿,后边儿又是吹鼓手,热热闹闹的来到薛府,薛家男人们都没在家,所以,由王板儿代替兄弟的角‘色’,把林黛‘玉’背上‘花’轿,算是完成出阁仪式。
林黛‘玉’多年来以泪洗面,此时倒忘了哭嫁,紫鹃连忙提醒他,林黛‘玉’想着自己自幼寄人篱下,多亏有贾宝‘玉’陪伴,方才不至于孤苦伶仃,两个人虽然历经磨难,总算是心想事成,可惜,老祖宗和父母亲都看不到她穿着嫁衣的样子,这才悲从心中来,呜呜咽咽哭了一路。。。。。。
王狗儿和板儿都来参加婚礼,他们自己带着马车,顺便带了一些土特产来。
翌日,青儿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了,让板儿搬上马车,她又特意去王夫人处辞行,总觉得王夫人不冷不热的,也不知道应何事不爽快,讪讪的道别,就乘坐自家的马车会刘家屯。
车子驶过闹市时,发现很多人正在看告示,王狗儿爱热闹,就停车下去打听,原来,那是天朝和高丽国和亲的通告。
王狗儿回到车上,不解地问青儿道:“青儿,不是说和亲的是恒郡王爷吗,怎么变成英郡王了?告示上说十二日举办和亲大典呢。”
青儿一听这话,顿时就呆了,心里暗道,自己按照皇上的旨意,坚决拒绝了锦尧,莫非他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和蝶衣公主冰释前嫌吗?也就是说,他这次去漠北,等于是流放一样,要长期为皇上守土戍边了。。。。。。q……72286+dsuaahhh+24405417……>;
第233章 贾薛联姻 皆大欢喜
转眼就到了五月节,贾府一扫近两年来的阴霾,洋溢着喜庆和欢乐,被林黛玉的善良和包容所感动,王夫人总算是摒弃前嫌,定于五月初十二黄道吉日迎娶林黛玉。
这林黛玉管家虽然不像凤姐儿那么泼辣,因她比王熙凤有文化,又肯体恤下人,关键是行事公道,她又不像王熙凤那样变着法子往自己怀里搂银子,自然深得下人拥戴,奴才们自发的尽心尽力,要替她把婚事儿办的吉庆又好看。
唯有青儿心情复杂得很,一方面替林黛玉高兴,另一方面却觉得怅然,因贾兰上书皇上王青儿疾病未愈,又说叔叔贾宝玉正在筹备婚事,请求皇上恩准,带叔父完婚之后,再迎娶王青儿。
锦尧并无悔改之意,已经启程去了漠北,接替漠北大将军职位,原大将军年事已高,准予回京任职和家人团聚。
此时,青儿是否成亲似乎已经失去要挟锦尧的意义,皇上也就答应了贾兰的请求,也就是说,贾宝玉迎娶林黛玉之后,就该轮到贾兰迎娶青儿了。
虽说应下了这门亲事,可是,潜意识里,青儿希望亲事能继续拖下去,并没有其他的期许,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年纪还小,还不满十三岁呢,按照天朝律法,十四岁才能正式婚配,不满十四岁的姑娘只能算是童养媳,也会有迎娶仪式,可是,必须等年满十四岁以后才能圆房。
这些天,青儿一直在*馆帮黛玉置办嫁妆,虽然都是从这府里出去,再抬回来,可是,该走的过场还是不能少的。
林黛玉感念青儿的关照,认了她做干妹妹,这会儿突然提出来,想从青儿家上花轿,也就是把王家认作自己的娘家,可是,青儿却建议林黛玉从薛家出嫁。
“妹妹是觉得自己我一个孤女,会分享了你的福分吗?”林黛玉故意调侃道。
紫鹃听黛玉说话苛刻,急忙接口道:“青儿姑娘才不会那样想,我猜姑娘是怕自己家里是乡下贫家小户,委屈了姑娘。”
“紫鹃姐姐这话没得让人笑话,这小蹄子家里是贫家小户,我们家那就叫花子了呢!”雪雁正在清点首饰,忍不住插嘴道:“我听茗烟儿说,她家那果园子方圆比得我们大观园呢,那么大一片果树林子,又不时结些吉祥果来,你说每年有多少收益?还不说别的生意。”
想着自己家的“吉祥果”,青儿不由就眯起眼儿笑了起来。
“紫鹃姐姐,并非是因为我们家门第低的缘故,而是,为了薛姑娘着想,也为了林姐姐将来和薛姑娘家好相处着想。”
听了青儿的话,林黛玉脱口问道:“妹妹的意思难道要我从薛府出嫁吗?”
“正是。”青儿正跪在炕上把首饰往匣子里装,停下来望着黛玉正色道:“林姐姐难道忘了,薛家姑娘原是许给了贾家的,这事儿金陵城很多人都知道,如今,贾家二少爷却娶了林姑娘,虽然我们知道这事儿的原委,可是,外人并不知道,那种事儿也不好漫天界的说去,将来宝钗姐姐出嫁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将来姨娘们会不会拿此事做文章,诋毁宝钗姐姐呢?”
众人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林黛玉先就有些愧疚的道:“我只顾了自己高兴,倒把宝姐姐给忘了,只是,这些天她都没来见我一面,想是心里不自在,哪里好寻上门去要人家认女孩儿呢?倘若宝姐姐误会了,到说我轻狂,是有意上门羞辱她。”
“我看可以试一下,也替薛家圆了说法,也解除了你们之间的尴尬,薛姑娘是明白人,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呢?再说了,姑娘以前不是拜过薛姨妈为干娘的吗?那时娘娘病危,老太太托薛姨妈帮着看家,她老人家还在*馆住过的呢,只因宝玉的缘故,后来倒渐渐地生分了。”
被紫鹃这一提醒,林黛玉也笑了起来道:“正是呢,那时感激薛姨妈对我的照顾,原是认了她做干娘的,只是后来她因宝姐姐的事情,对我就淡了,说来我该主动孝敬她老人家才是。”
几个人商量好了,便行动起来,也顾不上打点嫁妆了,先去准备了几色礼物,由青儿陪着林黛玉,去拜见干娘,请求从薛府出家的事情。
随着林黛玉婚期临近,薛姨妈心里一日比一日烦恼,薛宝钗倒是显得很是淡定,她原也想着林黛玉是孤女,没有个体面的人家上花轿,不过,林黛玉端着架子不肯来说薛家认亲,她也便不提这件事儿,说到底,她心里还是有些不大自在。
到了薛府,薛姨妈正在喂孙少爷吃粽子,因不敢让他吃多了,他便闹了起来,哭得不行,恰好林黛玉带着礼物来辞节,其中就有一串儿翡翠雕刻成的香粽挂饰,拿出来逗孙少爷,小家伙图稀奇,立刻就不哭闹了,到追赶着林黛玉要那玩意儿,他刚开始学说话,黛玉变让他叫姑姑,说是叫声姑姑,这东西就归孙少爷了,小家伙便不停地喊叫道:“都都、都都”
青儿瞅空儿先和薛宝钗过话儿,宝钗笑道:“我猜今儿你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其实,我该替她想着,自动提出来的,只因怕妈妈心里不痛快,才等到现在,她倒肯替我着想,可见,我们活该是有姐妹缘分的,有她先请求妈妈,倒正好消除妈妈的心病。”
得了宝钗的话,青儿又去和黛玉说了,黛玉便把孙少爷交给香菱带着,自己来给薛姨妈行了大礼,没来由的就流起眼泪来。
薛姨妈见她跪倒磕头,吓了一跳,伸手要去扶她起来,却被薛宝钗拦住道:“妈妈尽管受了她的大礼,听颦丫头把话说完。”
林黛玉见薛宝钗出面调停,心里安定下来,含泪强笑着道:“颦儿给妈妈请安!自妈妈认颦儿做干闺女,对颦儿一直痛爱有加,倒是颦儿不孝,没有好好地亲近孝顺妈妈,如今,颦儿就要出嫁了,今儿特意来给妈妈磕头,感谢妈妈呵护照顾之恩,因初九日就是颦儿的大日子,颦儿想请妈妈示下,是否容许颦儿先回家里来,带着妈妈、姐姐还有小侄儿的祝福上花轿。”
不等薛姨妈说话,薛宝钗就笑道:“昨儿我去南安王府作客,就听王妃问我,说是贾府二少爷要娶亲,不知道娶的是哪家的姑娘,我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是我干妹妹林氏黛玉,是妈妈几年前就认下的女儿,如今亲上加亲,许给贾府二少爷。妈妈,你在颦儿那里住的时候,原说过要把她许给宝玉的,这倒应了妈妈的承诺呢。”
薛姨妈一听,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看来,凡事儿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注定是要薛府和贾府联姻,只是,嫁过去的女儿却不是宝钗而是黛玉这丫头。
“颦儿快些起来,妈妈刚还和你宝钗姐姐说,过了端阳就和你商量怎么办嫁妆呢,你虽然是我的干闺女,只因你没了亲娘,我心里倒是比你姐姐还要痛惜你些呢,今儿你既然来了,就在家里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