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山:“大概五百两。”
管世敦:“不如先去看看再说。”
石中山带大家去看,院落三进,加门面实际是四进。正房厢房皆三层,正房九间,厢房七间,刘芳一算有三百间房子,说道:“五百两我要了,石大人,怎么与房主人联系?”
石中山:“这是我远方叔父,是他让我帮他处理的。”
刘芳当即拿出五百两,递给石大人。
大家开门进去。院落宽大,房屋整齐,但空空荡荡的。
刘芳:“石大人,你叔父修这么多房子不光是卖绸缎吧。”
石中山:“刘大人猜对了。他想开织丝绸的作坊,但儿子一死,开作坊的念头也没有了。”
刘芳:“我想第一进开峨眉酒家。第二进、第三进为旅馆,第四进为自用。只添家具就行。先用着再说,把漓江修好。再拆建为回字形大酒楼。”
管世敦:“就按你说的办。我在桂林发八百里加急回重庆,让正权配备两组厨师班子、两组管理班子立即来桂林,他们经岳阳转湘江,转桂水便到桂林了,其他事等正仕两口子来了让他们干。我们集中精力抓漓江的事。”
接着坐船从桂林南下查看西岸,仍用了五天。
应格兰特先生的要求,他要整理考察的东西,绘出草图,休息三天。世敦同意。
管世敦夫妇找到镇首袁明青。
刘芳:“袁镇长,阳朔有修房舍的木工帮没有?”
袁明青:“有!有!二位想改造这座房子?”
刘芳:“是的,能否请帮主来一谈?”
袁明青:“可以,现在我就去请。”
说着一会便找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袁镇长:“二位大人,这是赵帮主。”
“赵帮主,这是管老板、管夫人,他有个建房的事情想给你谈。”
赵帮主拱拱手:“两位老板幸会!”
管世敦:“赵帮主,这座酒楼已属我的了,我准备拆了后院,加建七层凹形房间,与前座形成回字形的建筑,前排为酒楼,后排为旅社,两边为工作用房。前排底楼为铺面,中为大门和门廊。在旅馆顶层上中间五间上加二层望楼。两头各为一座二层的角楼,实行包工包料,赵帮主请算算看什么价。”
赵帮主掏出一个折子,并一个小算盘,半个时辰,算出来了,共需七百二十三两。
说道:“两位老板,我根据我们平常的报价,应为一千四百二十三两,就算整数一千四百两。”
管世敦:“行,就是这个价,我先付七百两作启动经费。”
刘芳:“赵帮主,整个阳朔最高建筑是多少层?”
赵帮主:“最高的便是你们这座酒楼,其它最高才五层,现在又加望楼,更是鹤立鸡群了。今后在你们角楼上,漓江山水一览无余,真风光无限啊。”
格兰特在整理时发现有不少漏掉的,记得不准的,或需要修改的,于是又重新转了一个来回,补齐了或校正了数具,又花了八天,又在阳朔停了一天听格兰特先生详细讲解了他的初步设想,刘芳与世敦皆觉得不错,于是打算回广州,格兰特沿途再进行加工,并付文字说明。到广州后,格兰特找誉印社复制了三份图,三份文字说明。世敦付了五千两酬金。
这时正仕与芙蓉带着丫环仆妇及小福绿寿赶到广州,于是刘芳与管世敦带着正仕夫妇,再请格兰特先生将沿途设计交代给正仕夫妇。经协商,结果广西出两万军士,广东两万军士。到了漓江,按广西在漓江西,广东的在漓江东的划分修路开始了,分别由两省提督带队,在八月开始,十一月半结束。
还在六月份,石中山收到管世敦的信,指出所寻之人的姓名地址。石中山很快找着这父子三人,对其父说。
石中山:“冯大叔。前任知县,现湖南巡抚管世惊大人推荐你父子三人协助管世惊的四哥治理漓江。管大人是朝中一品大员,带钱来为我们治理漓江,故请你们父子三人出山,冯大叔月薪十两,二位兄长月薪五两,想必冯大叔不会推辞。”
冯云祥:“治理漓江是我多年的愿望,现管大人出钱来治理,使我们心愿得以实现,但这需要好多人力啊?”
石中山:“这冯大叔不用担心。管大人租用军队广东二万,广西两万,四万年青军士难道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