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盛世梦祥银杯 > 第159部分(第2页)

第159部分(第2页)

康熙帝:“傅卿家,我的寿陵建得怎么样了?”

傅庄和:“回皇上的话,已建得差不多了。”

康熙帝:“太皇太后前些年说过,他百年后不回满洲了,要和先帝的孝陵与朕的寿陵在一起,你在孝陵与朕的寿陵附近选块好的地,预为准备,他毕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

傅庄和:“皇上,臣明白了,这就去遵化办理,只是在陵制上?”

康熙帝:“按皇后之制办理。”

傅庄和:“是!”便退了下去。

康熙帝回到坤宁宫,正好碰见皇太后在那里,便问道:“皇额娘,皇祖母八十八岁了,饭量日渐减少,皇额娘怕要有所准备啰。”

皇太后:“皇儿,上次你皇祖母昏迷不醒时,我已作了充分准备,皇儿放心。”

不久,康熙帝接到管世敦的报告,他又在台湾南部东海岸,借助福建总督和台湾知府之力,建了一个有二十万亩地的甘蔗种植园,修了一个大的制糖厂,专门压制各种个个糖,以满足各省的需求。他继续告诉康熙帝:“臣考查台湾东边海岸,人烟极少,应从福建漳州移三万人,用我们管家的方式进行开垦,至少可垦田一百万亩,用以种双季稻,可得谷七百五十万石。”

实际上康熙帝看到管世敦奏折时,管世敦以优厚条件招募的三万长工已进入地亩,并调集福建驻军赶修水利设施,长工们在平整土地,起田埂,以便蓄水,平均二十万亩修一大排猪圈。管世敦从福建和台湾西海岸买来架子猪,和麦麸与米糠。福建与台湾只一峡之隔,耕作方式完全一致,台湾地区本来雨水充足,所谓水利多为排水系统,福建驻军修好排水系统后,长工们便育秧准备进入正常的耕作状态。

刘芳则在从事另外一种探索,他让海金龙派出四只军舰,护着四艘货船,走遍南洋诸国,推销自己的产品,并与这些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南洋诸国对大清来的商船非常欢迎,特别是丝织品、酒、糖、瓷器,有的国家不产铜,故一直行用大清货币,从各种信息反馈。自从上次对满刺加海盗王的擒获和几股海盗的歼灭,这一带就比较平静了。刘芳对南洋诸国的贸易取得很大成功。从后便定期进行。成为一种常态,交由南方洋务公司经管。这下正瑾真的忙起来了,要四处筹集商品,对付转货贸易和南洋贸易。刘芳为她加强了管理班子,正瑾的重负才减轻了。

正在刘芳集中精力开辟对外贸易,管世敦开发的台东百万亩双季稻,准备迎接第一个丰收时,又传来大将军的八百里加急信函,说太皇太后病危,急招他两进京。并叫刘芳速带北海舰队入京警卫。

他指挥自己的小炮舰直插威海卫,并转大连,带北海舰队入京,管世敦则直插长江口取道运河北上,结果两人同时赶到,又先后去大将军府打探太皇太后情况,结果在大将军府碰着了。大将军:“公主已在宫中三天未回家了,皇上也未上朝,谁都不知道皇祖母怎么样了。皇上只说你们两个来了后速去见他。”

刘芳心中估计,可能太皇太后已过世而未发丧,等我带海军来部署好警卫后才宣布太后的死讯。但刘芳没有讲出自己的估计,只说了句:“大将军。我们马上进宫,皇上可能在乾清宫。”

傅大将军和管世敦、刘芳三人从正阳门进入**、午门、大和门,过前三殿。进乾清宫,康熙帝见他们来了。悬起的心才定了下来。

三人三呼参见已毕,刘芳:“皇上。皇祖母凤体怎么样了?”

康熙帝:“尚在,已昏迷多日,刘芳,北海舰队布署如何?”

刘芳:“已沿永定河从东南西三面包围着京师,八千长刀队是不是还驻扎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康熙帝:“是的。”

刘芳见皇上眼含泪花,面有丧感之色,似有难言之隐。于是说:“皇上,我们夫妇和大将军是绝对拥戴皇上,忠于皇上的,皇祖母也一再叮嘱我要捍卫你的君主地位,我在皇祖母面前是作了保证的,有什么事皇上不妨直言相告,我刘芳或许能帮皇上出出主意。”

康熙帝:“某人向我揭发,有人想趁皇祖母病危图谋不轨。”

傅大将军:“这些人意欲何为?”

康熙帝:“他们认为朕的皇位是皇祖母支撑着的,一旦皇祖母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失去了靠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不堪一击,于是串通一些失意的王公贵族,以宗人府大臣吉尔哈亲王为核心想以宗族的力量迫使我退位。”

刘芳:“十七位议政王的教训还不足以让他们吸取吗?觊觎神器可是十恶不赦之罪。当然,利令智昏,他们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傅大将军:“难道他们敢攻打京师?”

康熙帝:“这倒不至于,出事可能在皇祖母不测之后,而且不在警卫森严的京师。”

刘芳:“万一皇祖母不测,照常举哀,臣有一计,可化险为夷。当然大将军应派人日夜监视这些人的动向。”刘芳放低了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康熙帝和傅大将军认为甚妙,可行。

康熙帝:“大将军、上将军,实言相告,皇祖母已于三日前过世了,享年九十我之所以密不发丧,就是等上将军来商量对策。现在我们去慈宁宫,皇额娘,皇后、皇姐和硕在那里。”

傅大将军、刘芳:“是!”

来到慈宁宫,只见警卫森严,太皇太后已大殓,并停灵寝宫中堂。

刘芳:“皇上,臣建议,一加强紫禁城警卫,宫中人员各安职守,不得擅自走动,二,向京中王公大臣、贝勒、贝子等皇族贵族发出皇祖母去世的诏书,三,全紫禁城举哀挂孝,请雍和宫喇嘛做**事,四,允许吊唁,今天宫中人员,明天王公贵族,后天文武百官,大后天诰封命妇,往后各国使节及夫人,共吊唁七天。

傅联璧:“皇上应下令,为防止反清势力借机滋事,满蒙之地的王公亲贵皆留守封地,自行设堂吊唁,地方督抚大员皆不得擅离职守,进京吊唁,只能在当地设堂吊唁。”

康熙帝:“传内务府大臣!”

不一会,内务府大臣傅庄和到,参见过后。康熙帝:“皇祖母已于今日凌晨驾鹤西归,装俭已毕。你立刻着人按制布置宫中,并以七天时间接受吊唁。具体顺序是今天先宫中人员,明天王公贵族,后天文武百官。第四天诰封命妇,第五天各国使节和夫人,共吊唁七天。你下去准备吧!”

很快宫中一片白色,进入吊丧举哀程序,一切平静,接着内务府宣布第八天出殡东陵。第七天亥时,皇上召见内务府大臣。立即准备出殡车驾,子时出发,这是钦天鉴定的出殡吉时,刚到子时,皇上、皇后、众阿哥、格格的车驾及护驾御林军,拥着太皇太后的灵柩,出朝阳门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