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如今满汉一家,不介意,不介意,刘芳姐你这大美人看得上眼的我相信绝对不错,你快说是哪家的?”
刘芳:“公主,是甘肃提督左梦龙的千金左兰岚,现在才十七岁,年岁也相当,关键是武功出众,又是侠道中天山派的传人,对新疆一带也熟悉。人才嘛,当然不错,而且打葛尔丹时他与忠康曾常在一起很谈得拢,只是既不是皇族,也不是贵族,普通汉军八旗而已。”
公主:“刘芳姐,这女孩可以,刘芳姐,这件事你从速处理,立即用八百里加急给左提督写信提亲,如他们同意,一家人立即奉女进京成婚。”
“谁奉女进京完婚啦?”大将军边说边进来,一看到刘芳来了,忙拱手道:“上将军到了!”
刘芳还礼:“见过大将军。”
傅联璧:“免礼!请坐。你们在谈什么事这么高兴?”
公主:“刘芳姐为我们康儿保了个媒,是甘肃提督左大人的千金,也是个大美人,而且武功很好,与康儿十分班配,我已请刘芳姐立即让左大人一家奉女上京来完婚。”
傅联璧:‘谢谢上将军,你这下可医好了和硕心头之病,她想抱孙子都想起病了。“公主:“人家刘芳姐重孙都有了,我连孙子都没有,我当然想。”
傅联璧:“上将军,在加强西北防务上你有什么打算?’
刘芳:“大将军,目前来讲,回疆地区的防务是最弱的,几乎等于没有,因此我建议设回疆总督,驻迪化,在迪化北和西各设一位将军驻守,一是防御漠西蒙古,并将其置于大清直接管辖之下,二是,回疆之外,已是大清境土之外,也有防御外敌的重任。”
傅联璧:“从目前情况看来西北乃多事之地。皇上也极为担心,理应择重臣驻守。并驻以重兵,但其地情况复杂。文臣是不行的,只有文武双全的将领才能胜任,而且要特别忠诚的人才行。”
刘芳:“你看这样行不行?破格提升左梦龙为回疆总督,带着三万甘凉劲卒进驻迪化,另外让忠康率炮兵,鸣剑率骑兵协助他,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任何人想反叛朝廷他都会要掂量掂量。我的义子刘鸣剑和宗康贤侄都是好的苗子,在边疆复杂的环境历练历练。立些功劳可堪大用,大将军以为如何?公主以为如何?”
傅联璧:“他们两个我也看好,花盆里养不出万年松,左大人,在甘肃这接近回疆之地干了十几年,也足智多谋,让他带着这两个年轻人守边疆我放心,就这样。”
公主:“只是忠康的婚事?”
刘芳:“当然是完婚以后,随他岳父一道去。并不是现在,更何况这样大的调动还要皇上御批,我们只是提个方案让皇上考虑、定夺。”
大将军:“和硕,忠康跟他岳父一道你就放一百个心。”
公主:“我当然放心了。”
傅联璧:“上将军。现在广东巡抚和广东将军都将任满,皇上和我商议,准备让岳雷任广东巡抚。将谭虓提升为黑龙江将军,他本是你的部将。你们在那里的酒店和酒厂也可托他管理,将谭远由昆明守将调任湖广提督。另外,将海军中的长刀队调到京师,作为皇上的御林军,由管正东任统领,正南、正西、正北任副统领,分别驻朝阳门、永定门、阜成门和安定门,以加强因炮兵和骑兵西调后的京师防御。皇上让你认可后他即发诏书。”
刘芳:“我完全同意皇上和大将军的安排,谢谢大将军提拔我管家侄儿。”
刘芳在大将军府当即给甘肃提督写了封信为忠康提亲,并请为她义子、骑兵统领刘鸣剑物色一位女孩一并成亲,并透露准备升他为回疆总督一事。当即由八百里加急送往兰州。
午饭后,傅联璧与刘芳去乾清宫与皇上商议加强对西陲回疆防务的事,大将军向康熙帝汇报他与上将军刘芳商量的方案。得皇上首肯,刘芳也向皇上表示完全同意皇上和大将军对岳雷、谭虓。谭远以及对长刀队和管家四将的安排。
康熙帝:“大将军,将这次调动和前天商议的你一齐拟好诏书,前来用玺后与兵部的委任令一并发出,立即执行。”
刘芳:“皇上,我已为忠康物色了左梦龙大人的女儿左兰岚为媳妇,并请左大人代为刘鸣剑也物色一位媳妇,一道来京完婚后便同去回疆驻守,请皇上宽限他们些时日。”
康熙帝:“这完全可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叫他们即刻来京。”
刘芳:“是。”
最先接到皇上诏书的是在武汉的谭虓,他把印信留到总督刘大人那儿,便上京见陛下,康熙帝对他勉励了一番,接着在格格府见了刘芳,刘芳让他给岳雷代了封信,对谭虓说:“我让他把哈尔滨的峨眉酒家和酒厂给你继续经营,你让你夫人或儿子出面管理,实际上每处都有完好的管理班子,所得收益,你得一半,正瑾得一半。三百万亩田地是我们花钱买了的,可年产十五亿斤高粱,约七百五十万两收入,扣除租用士兵劳作的一百五十万两,尚有六百万两收益,我们一家三百万两,如何?顺便告诉岳雷我在京师等他。
谭虓:“谢谢上将军。“
一个月后,岳雷一家来到京师,岳雷先见了母亲刘芳,然后去见了大将军,最后在大将军和刘芳的陪同下见了康熙帝。
康熙帝:“岳爱卿,你在朕的老家开垦了三百万亩,产了二千万石粮食,为朕的振兴大业作出了特别贡献,朕特加封你为武功大夫,世袭罔替,广东为大清南国重要之地,目前只沿海一带有所开发,除此仍很蛮荒,你借助你爹的力量,好好把两广开发出来,朕特许你直接参与开发之事,你爹可能已有具体的打算,听他的不错。
岳雷立即跪谢皇上加封。
康熙帝:“朕再赐你一幅字‘精忠报国’,望你发扬你岳家先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岳雷再次跪谢。接过御笔字幅。
康熙帝:“岳雷,你有几个小孩啦?”
岳雷:“陛下。现有二子,长子姓岳。准备让他习武报国,次子姓管,让他继承义父家风,从商报国。”
康熙帝:“这样最好,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