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这是一种用木架和铁架斗成的攻城利器,下有轮子。几节一斗,便高如城楼,最上层是射击台,站弓弩手、火器手。瞬息之间射杀守城士兵,跳上城楼。在原野上它又是瞭望台、指挥塔。作战中屡试不爽,极管用。”
康熙帝:“刘芳。你水上能打水仗,陆上能打陆仗。完全可当水陆上将军了。”
大将军:“皇上何不干脆就封刘芳为水陆上将军,作臣的助手。这次平漠西之役,她出任指挥便名正言顺了。”
康熙帝:“对,就这样。”立即拿出圣旨,亲自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写道:兹策命大清皇家海军司令官刘芳为水陆上将军钦此康熙xx年x日
刘芳跪地谢恩,接过圣旨。
当天下午,刘芳把让皮埃尔请到大将军府,与大将军一道商量购砲的事。
傅大将军:“尊敬的让皮埃尔先生,我们是老朋友了,我大清领土辽阔,东西万里,情况复杂,为了加强防御,想建立一只强大的砲兵部队,我们特别青睐贵公司销售的远射程大砲,不知有什么新的品种?”
刘芳:“特别是那种可移动、可用骡马拉起走的那些品种。”
皮埃尔:“大将军、刘司令官,你们要的本公司都有卖的,主要为三大类,山砲、野砲、榴弹砲,平射的、吊射的都有,其中最厉害的数榴弹砲,威力大,射程远。而且这些砲都是带铁轮的,还安了系套绳的铁环。”随手打开他的公文皮包,拿出一本画册,一一加以介绍。
大将军指着一种大口径长炮筒问道:“这是什么砲呀?”
皮埃尔:“这是一种远距离射击的,可俯可仰,可平射的砲,这你们大清也有,但你们的重,我们的轻啦,搬动方便,你们动辄四百斤、六百斤,我们才一百斤,而且还是加上砲架,因为我们是上等钢的钢管,你们是用生铁铸的,用多了会裂口,我们就是钢管打红了都是安全的。
皮埃尔讲了每种价格,他的画册最后一部分还介绍了砲队的组成和训练,一个在多山地区使用的一个砲队该用些什么砲,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类配备,而且多数砲弹可通用,他们是用砲筒的长度和砲弹推进力,以及火药与弹头炸药的威力来决定的,当然飞得远,威力强的贵的多。
傅大将军和刘芳商议,买了一个大型砲队的装备,加上相对数量的砲弹,一百万两一个都不剩,刘芳又拿出五十万两购砲弹。
傅大将军:“让皮埃尔先生,关于砲的使用还要请洋教习来教哟!“皮埃尔:“那是应该的,但是大将军,那也是要付费的,因为我们是公司行为,跟贵国不一样,大将军是会理解我们的。”
傅大将军:“这我理解,费用高不高?”
皮埃尔:“这倒不高,大约五千两就行。”
傅大将军:“广州有现货吗?”
皮埃尔:“应该有,如果刘大人用自己的船去运会更快些,连教习带货二个月就可回到京师。”
大将军当即付了八十万两,皮埃尔打了收条,留下了画册。
和硕公主留下刘芳吃饭,聊天,大将军去给皇上汇报购砲之事。
不久大将军回来了,说:“皇上说:‘对,大清应有自己的砲队,’命我立即着手组建。”
刘芳:“大将军,忠康现在在干什么?”
大将军:“驻在居庸关,已升副将了。这小子一开始就受你的调教,于兵书战策上很留意。一柄大刀使得可以,足以与我杀个平手了。”
刘芳:“我以水陆上将军的名义升他为砲兵统领。”
大将军:“那就多谢了。我准备把砲兵训练基地就放在居庸关外的一个叫永宁的地方。在军都山里,是一个十几里长的山中盆地。”
刘芳:“大将军,刘鸣剑的骑兵现在在什么地方受训?”
大将军:“在怀来县的狼山下,那有一片长达百里的大草甸,草甸边有个叫官厅的大海子,现在他已有三千人了,鸣剑是个好样的,训练得很认真,清一色的蒙古大汉。已很具战斗力了。我准备把忠康带的那两千人转成砲兵,这样彼此也熟悉,明天我与兵部相关官员打个招呼,叫他把这两千人另立名册。”
刘芳:“大将军,如没有其他事,我准备随让皮埃尔先生一道南下去广州运砲,并且通知海金龙那儿的四千陆战队士兵和正兴将他那儿的四千陆战队士兵出征时运到京师来,他们有几十艘运输舰,我再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