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这位嫂子说的对,路边应有休息的椅子,年轻人不觉得累,我们上了点年纪的人走一节就想坐一下。”
中年女人一看是一位衣着华贵的人帮她说话,忙说道:“这位夫人也有这种感觉,可见我想的是对的,但说了也白说,管事的人又没听到。”
芙蓉:“大婶,我听着呢!马上就设椅子,大婶,你过两天来沿路就有椅子坐了。”
中年女人:“你小小年纪,是管事的?你姓管?”
芙蓉:“是的,大婶,这是我们考虑不周,向大婶表示歉意。”
中年女人:“我说他爹,我今天碰见我们江宁城里的大老板管家的人了。”
中年男人:“看你怎么说的,‘你小小年纪’,小小年纪干大事的人多,你碰见了吧,今后,可别以年纪论人了。”
刘芳:“正仕,这些小集镇里有医馆,药店没有?”
正仕:“有的大点集镇有,小的就不一定了。”
刘芳:“万一有个三病两痛,怎么办?比如一个小孩跌了一跤,头出血了,怎么办?”
正仕:“人有旦夕祸福,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芙蓉:“妈,能不能设个流动医馆在船上,我们给些补助,让他在上上下下巡游。”
正仕:“这倒是个办法,管他的,增加点开支也无所谓。”
刘芳:“可以。”
母子三人就这样边走边发现问题边研究,边提出解决办法,真还管用,在开园前一些能解决的问题皆解决了。
第七十三章 三巡南方
四月下旬,康熙帝决定再次南巡,仍由大将军夫妇陪同,由正瑜调了个中等客船,载着他们和卫士南下,正瑜立即给妈发了个加急,刘芳接到后马上带着她的新坐船北上,在徐州附近接着了了皇上和大将军夫妇,立即换到他的船上来。
傅大将军:“刘芳,你这坐船怎么像只军舰呢?”
刘芳:“我用缴获的一只类似驱逐舰的兵船,叫我们的船厂全面改装了一下,使之更实用,更舒适,能装更多的人,一切都在船上解决,但炮位都是保留着的,炮管炮架仍在船上,若有需要,一盏茶的时间便可向不轨势力开炮。”
五月初一,船到南京,康熙帝在船上大议事厅接见了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及江宁府大小官员,张大人向皇上汇报了这几年的治绩,很多时都提到管家。
康熙帝:“朕上次南巡到现在已几年了,江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更繁荣了,这给你们治理有方分不开。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是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通过各官绅百姓也包括朕的努力,尽量让这个过程短一些。说实在,自从开元之治以来,千年间未出现治世了,这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其间这些在位者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去努力过没有?都是一个问题,算了,我们不去管他们了,但今天朕要告诉大家,朕决心在这千年后实现一个治世,一个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治世,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这是康熙帝首次提到这个既严肃又令人鼓舞的目标,既给大家以振奋。又给大家以担子,让大家不得不认真思考。
第二天在刘芳。郁芙蓉的陪同下及一些常服侍卫的暗中保护下,参观了八阵园,参观过程中,听到不少年轻人都说:“这么复杂,难怪陆逊跑不出去,诸葛亮真天下奇才。”
康熙帝:“刘芳,你把八阵图转化成可娱乐的形式,同样也是奇才。”
刘芳:“皇上太过奖了。”
初三去看了莫愁湖,已焕然一新。看了五千亩养鱼塘,看了两万亩高粱地,长势喜人,看了养猪场,芙蓉介绍了养猪积肥,积肥种高粱,高粱烤酒,酒糟喂猪的循环使用过程和得到肥猪与金陵大曲的两种产出。
然后去看了肉牛养殖场,二万多头肉牛。又肥又壮,芙蓉说道:“皇上我刚才还未说完,高粱杆也没有浪费的,全部用来喂牛。所以我们投入相对少一些,收效却相对多一些。”
接着进山谷内参观了酒厂,烤酒的匠人虽不知他是皇上。但由老板亲自陪同,知道必是大官。都很热情,请他喝刚烤出而未勾兑的热酒。康熙帝没喝过。刘芳道:“热酒醇而浓烈,只宜略品一下,与北方的烧刀子差不多,这也是匠师的盛情。”
提到烧刀子康熙帝知道其浓度,于是品了一小口,香极了,吞了下去,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