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芙蓉画好图,护兵测好城的大小,并把测量数据标在图上。
刘芳一行往回走又来到横岭下,骑马沿山道登上山顶。刘芳一看,西边一个高约二十丈的山峰,其余皆为较平的坝子,长约一里。最宽处有五十丈。是一处很好建设的地方。
刘芳:“你们说这上面建什么好?”
正仕:“妈,首先在那山峰上见一个观景亭,平坝上建一座餐馆。”
芙蓉:“妈,这么好的地方要好好计划,合理安排,除正仕说的,还应有个住宿的院落,有花园,有游客活动的地方,我先勾画个草图,回去仔细研究。”
刘芳:“好,回去拿个方案出来,包括上山的道路。走,到四边看看。”
秦淮河在西边绕山而过,弯了个大湾,而且坡也陡,北坡和南坡较缓一些,北坡的东头竟有一个换缓缓的山嘴伸了出去。
正仕:“妈,这个缓坡可修一个之字形上山车道,像我们缙云山一样。”
刘芳:“是的,芙蓉,把这点标好,天不早了,我们下山。”
芙蓉:“妈,这座横岭主峰也就千亩左右。”
这是江宁县的地方,江宁县衙就在回城的路上。
两个护兵看着马,刘芳与正仕,芙蓉进入江宁县大堂,知县周大人见刘芳等人进来,立即降阶迎接,连说:“下官迎接刘大人。”
刘芳:“周大人不必客气,孩子们又有事麻烦周大人。”
周大人:“怎么能称麻烦,下官份内之事,知府李大人已经来函,告知令千金、令公子有重建秦淮河昔日风光的打算,这是为全江宁官商百姓造福,下官一定鼎力支持。”
刘芳:“谢谢周大人。芙蓉,你说吧!”
芙蓉:“周叔叔,今天我妈带我和正仕沿途查看了秦淮河中游与上游,下游在城里,中游在城南,皆离城太近,民居甚多,不利开发,且影响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发现从横岭到秣陵镇秣东村这一段秦淮河。山清水秀,有开发前景。且两岸数里渺无人烟。我们商量想把这二十多里的秦淮河两岸打造成江宁官绅百姓游观休闲的场所,犹如大唐长安的芙蓉园。占地不宽只要两岸各两里宽的地方。”
周大人:“开发县境内著名的秦淮河,我做梦都想,刘大人千金、公子愿出资开发,我更是求之不得,给你们了。二十几里就算二十里,两岸四里,等八十方里,合四万八千亩,有的地方可能不适用。四万五千两拿去吧!”
芙蓉:“周叔叔,还有二小块地。”
周大人:“少夫人请讲。”
芙蓉:“今秣陵镇东有座古城,可能是过去的秣陵城,我们想把它打造出来,供大家观览、凭吊、思古、吟诗,其面积不大,加上周围有十方里,六千亩左右。同时还想把横岭开发出来,横岭约五千亩。”
周大人:“整个就算五万五千两。行不?”
芙蓉:“谢谢周大人,行。”
芙蓉随即掏出六万两银票,递给周大人。周大人写好两份契约,他与芙蓉各自签字画押。芙蓉拿走一份契约,收进自己的行囊中。
当天晚上,一家人在世敦、刘芳西洋楼的正厅研究开发秦淮河的问题。
管世敦:“现在的是是深层次的或浅层次的开发。浅层次就是仅对河两边栽点花,种点树。搭点休闲棚,安点桌凳。让春天时人民多一个踏春地方而已,然后就空在那里等第二春天,如深层次就把游客大量吸引进来,就要引进各种风味的餐厅、饭店、小吃,就要建几个集中的点,建小街道,还有住房开发等,尤其是横岭是要细微打造的。
芙蓉:“这几年在南京从五月到九月长达五个月的热天,而我们所买的秦淮河的两岸青山如黛,茂林修竹,一进来都凉快多了,不如再征宽一点,在山上建避暑山庄,小洋楼式的,又不占地。”
正仕:“这种小洋楼,集中的,成片的建。在临河的地方形成小镇,既为游客服务,又为小楼群服务,并不普遍去扩地,所以,我和芙蓉还要带船下去,吃住在船上,十天半月就会拿出详细的方案。”
刘芳:“正仕的意见是对的,他们两个带几个护兵,详细的踏勘,哪些地方适于建什么,哪些地方不适于建什么,先走右岸,回来再走左岸,每片拿出规划草图,包括沿河的地段怎么建,形成一个总体的意见,我们一家再去复查,进行修改调整,最后形成开发规划、报给江宁府和江宁县,同意后立即施工。至于秣陵的事,我也同时进行设计,估计二十天就可以完成。”
大家一致同意刘芳总结的,正仕调了支小型客船,调了十个侍卫,一个厨师,买齐了应用的东西,用了一天,翌日便出发了,芙蓉和正仕在开发河段上下走了一个来回,选了那种坡度平缓,树林茂密的地方,东岸选了十二个点,西岸选了八个点,并标在绘的图上,用了大半天,芙蓉决定再走个来回、复查一遍,结果,东边又选了三个点,西边又选了一个点,共二十四个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从秦淮河第一个景点开始,进行详细勘测。
芙蓉:“正仕,这首先要有一个名字,名字响亮而贴切本身就是一种招牌,一种吸引人的手段,你想得出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