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我这可是南方进贡来的上等茶叶,是陛……太子他当初亲赐的,怎么,不合你的口味么?”司马懿跪坐陈群的对面,边品香茗边笑道。
陈群越喝越没滋味,将茶杯放案上一放,板着脸问道:“仲达,今日在城上之时,你为何不附和我呢,你那么一说,陛下他就真的决心死守这邺都了,城池若破,你我不都得死在这里了。”
司马懿并未回答,反问道:“怎么,莫非长文对陛下没有信心吗?”
陈群叹道:“若是从前的那些陛下,我自然是有信心,可是今天城上陛下的表现你也看到了,已经火烧到眉毛了,他还在那里死撑着狂妄,我看他多半是神智尚未清醒,再这样下去,唉——”
司马懿笑道:“长文,这一次我觉得你是看走眼了,我料陛下绝不是神智不清,他多半是胸中已有破敌的把握,所以才会那般狂妄。”
陈群一怔,急道:“仲达此话怎么讲?”
“长文莫非不记得当日在殿上贾文和说他有一道奇策么?在那之后,陛下就单独召见了文和,之后就铁了心要死守邺城,我料想现在时机多半已至,陛下很可能已经在秘密进行那条计策了。”
陈群显得很是意外,又问道:“你不说我倒给忘,听你这么一分析,看来陛下很有可能是胸有成竹呢,但不知贾文和给陛下献得是什么计策,难道连仲达你也不知吗?”
司马懿摇了摇头:“文和诡计多端,他既然说是条奇策,若是连我都轻易识破,只怕也瞒不过城外姓方的那人。不过,就算是这一次击退了汉军,照目前的天下形势来看,这一次的胜利只怕仍改不了大魏国衰落的趋势。”
“唉——”陈群长叹一息,显得很是失望,“想当初陛下实施九品中正制,我等才倾心拥立他代汉建魏,原以为士家的利益从此就高枕无忧,可谁曾想到,短短数年间,竟是连战连败,衰落到如此地步。我怎么想也想不通,总感觉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使乱,若不然的话,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大魏,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般困境,我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啊。”
面对陈群的感慨,司马懿无动于衷,他浅品一口香茗,漠然道:“刘氏也女子,曹氏也罢,谁当皇帝,国家称号如何,其实都无所谓。长文,你我现应该关心的,不应该是挽救这个希望渺茫的国家,而是该考虑在这个国家灭亡之后,我等士家的利益该怎样继续得到保全。”
陈群身子一震,惊讶:“仲达,你的意思是……”
司马懿冷笑一声:“无论是刘备也女子,曹操也罢,他们想做这天下之主,就必须赢得我等士家的支持,这一点是无须担心的。长文,听闻你当年曾在刘备手下担任别驾,严格来算,你也算是刘备的旧属了,依我之见,该是用上这一层关系的时候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贾诩的毒计
“仲达你——”陈群大吃一惊,想要质问司马懿,但话到嘴边却没出口。
“长文,你可别告诉我,你打算为曹魏陪葬呀。”司马懿讽刺似的问道。
“唉。”陈群叹了一声,“按理来说,陛下父子,对我们士族都还是不错的,我们若就这般抛弃了他们,未免显得有些不讲情谊吧。”
司马懿冷笑一声:“长文这话就是妇人之仁了,想当初袁绍对士族,那可是千依百顺,远比曹氏要优待得多,官渡一败后,士族还不是纷纷弃袁投曹,所以说,为了我等士族的大利,此等小义不提也罢。”
司马懿的言辞虽然冷酷无情,但陈群听着听着,思想却渐渐的给说服,他沉默了半晌,方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先等过了这一劫再说吧。”
五天后,漳河之畔。
一场春雨忽至,漳河水位陡涨了数米有余。
河面上,方绍立于船头,注视着东南侧的堤岸一段接一段的崩堤,滚滚的水流挟着巨量的泥沙,向着邺城的方向漫卷而去。
五天的时间内,方绍指挥着两万士卒,不分昼夜的将沿岸数里的堤坝掘成了蜂窝,这时河水一涨,脆弱的河堤在暴水的冲击下,自然迅速的崩垮。
破堤而出的洪水,望着邺城汹涌而去,不多时便直抵城下,随着后续洪水的扑至,水位迅速的上涨,不到几个时辰的功夫已有三米多深。
邺城以北的大平原,很快便成了一片汪洋。
只是,这样的水量,这样的水位,对于高达十几米的邺城城墙来说,似乎还显得低了一点。
城中的魏军早有准备,是在洪水来之前就将七门从内堵砌了起来,这时的邺城名符其实的成了无缝的铁桶。尤其是北城一带,尽管城外被淹成了一片泽国,但城内却依旧如常,坚固紧密的城墙,莫说是被洪水冲垮,甚至是从缝隙偷偷渗入的机会都不给。
此刻,已经移营高地的刘备,正随着几万汉军将士一起观看着水淹邺城的壮丽景观。
尽管滔滔江水凶猛的来势,着实的令刘备和将士们兴奋了一把,但当一波接一波的洪流无奈的止步于邺城?